微博,短短的140字,有时配上几张美图,通过互联网或手机3G传播,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全面“微时代”的背景下,乡政府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开通加榜政府官方微博,建立政府发声的网络小喇叭。利用政务微博开展政民互动、营销乡村名片、了解乡情民意、解决群众难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正好“微姿态”
2013年4月25日,从江县加榜乡政府新浪官方微博轻装上阵。Web2.0孕育下的微博社交,轻击键盘,即可进入一片你所没有看到的加榜“微”世界,这后面的维护功夫不可小嘘。官博工作人员谈起管理政务微博感觉重担在肩。“官博的维护者,既是管理员,又是政府的新闻发言人,需要多加努力。”官博管理员不禁感叹。
主动学习,站稳脚跟。学习网络用语,微博交流用的都是网络语言,除了单发一些日常工作动态之外,回复评论与私信可用幽默风趣的“淘宝体”,甚至加入一些动态表情。
真诚沟通,增强亲和力。及时发布一些温馨提示、旅游贴士与网民真诚沟通,获得意外的惊喜。遇到一些网友的诘难,耐心的解释;设立或加入几个“微话题”,转发别人的疑惑或者建议,增加官博的信息量和透明度。
迈出“微速度”
政府官博包罗万象,大家偏重阅读新奇、搞怪的信息,凡是关于乡内的政治、经济、社会、民生各方面,皆可及时编成微博,个性化发布。
及时发声,权威释疑。如4月27日,及时发布了“加榜梯田景区公路封闭施工,游客需步行进入。”充分利用微博的速度快,范围广的传播优势,较好的解释了前来旅游的网民对加榜交通状况的疑问。
回应民意,引导舆论。“时间是微博的生命力”,政府官博尽可能短时间内作出回应。如五一小长假期间,网友无法联系住宿,即在官博提示了加榜梯田景区住宿紧张,留下旅游咨询及投诉联系方式;近日,加榜美食的照片,引发了网民的极度热捧,“煨酒、腌肉、韭菜、香猪”等成为热词,对于各种食物的功效大家兴致盎然。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