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首页 > 旅游 > 旅游 > 正文

雷山西江:婉转流连在陈酿千年的苗疆圣地(多图)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2-12-13 09:44:32  来源:《古村落》杂志  

  (2)西江吊脚楼结构严谨,建筑工匠巧妙运用力学原理,运用长方形、三角形、菱形等多重结构的组合,柱柱相连,枋枋相接,构成了三维空间的网络体系。这种建筑看似上实下虚,但牢实坚固,非常实用,在建筑学方面具有较高的价值。

  (3)一栋栋的吊脚楼沿山坡依次第上,上千栋吊脚楼相连成片,形成一个整体的环形,形成了单个吊脚楼所不具备的视觉效果。吊脚楼群与周围的青山绿水和田园风光融为一体,和谐统一,相得益彰,使得西江吊脚楼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4)西江苗族将吊脚楼建在斜坡上,将农业生产条件较好的平地用于耕作,反映了苗族居民珍惜土地、节约用地的民族心理,在我国当前人多地少的情况下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5)西江苗族在建房时,对发墨、中柱、正梁有一套讲究和禁忌,特别是上梁的祝辞和立房歌,具有浓厚的苗族宗教文化色彩。因此,苗族的吊脚楼不但具有较好的美学和建筑价值,而且还是苗族传统文化重要的承载者。

  这些充满了苗族艺术意象的吊脚木楼,体现了苗族独特的建筑工艺,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观赏价值。

  绚丽多彩的传统手工艺

  苗族地区以农业为主,以狩猎为辅。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剪纸、手饰制作等工艺美术瑰丽多彩,驰名中外。

  银饰

  雷山西江镇控拜村、麻料村、乌高村有500多年的银饰工艺历史,村里的成年男子大都能掌握打制银饰技术。他们从小学艺,世代承袭,至今仍是手工打制,形成铸炼、锤打、编织、洗涤等一整套工艺流程。打制工具主要包括:火炉、风箱、蜡锅(俗称“银锅”)、铁锤、铁钻、铁橙、冲具、刻刀、丝眼板、铜盆、钳子、镊子、油灯、吹管、纹样模具等。银饰加工从熔银至完成需要8道工序,其基本流程是:熔银、制条料、制丝料、制片料、压花、编织、装配、清洗等。

责任编辑:gongxiuxiang【收藏】
上一篇:雷山斗牛凯里"小碰"两次被掀翻 观众认为它虽败犹荣图
下一篇:丹寨12月6日举办祭尤文化节(图)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