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国家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项目在黄平实施初见成效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2-08-21 09:25:16  来源:黄平政府网  

  近日,县农扶局向旧州凯军农场购买了1500斤鲤鱼苗,向太翁村村民发放,以加快该村稻田养鱼项目的实施,增加农民收入。

  据悉,黄平县旧州凯军农场于2009年被列为“国家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贵阳综合试验站”黄平县示范点。近年来,依托贵州省水产研究所,利用国家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贵阳综合试验站建设,已形成养殖面积500亩,重点养殖示范户9户,产量150吨,产值225万元。养殖品种以鲤鱼为主,混养少量的草、鲢、鳙、鲫鱼,向全县年供高品质鱼苗8万尾以上。

  该示范点主要以试验示范养殖新品种及研究新品种鱼的生长、生理、生活特点是否适宜我县环境养殖、总结品改效益及覆盖运用率。并通过品改使之形成高质、高效、高免疫力鱼类品种,使全县鱼产量、产值得到大幅提高,目前该示范场示范养殖的新品种有长江原种草鱼、长江原种鳙鱼、长丰鲢、“中科3号” 、芙蓉鲤鲫、福瑞鲤、原种团头鲂等7个品种。

  为加强鱼病防治,提高鱼苗品质和成活率,县渔业推广站还向该场养殖户发放草鱼烂鳃、肠炎、赤皮三联灭活疫苗共30件;淡水鱼嗜水气单胞菌灭活疫苗10件;孔雀石绿替代药物---美婷42件,水质改良剂200斤。注射草鱼出血病活疫苗180万尾,注射草鱼烂鳃、肠炎、赤皮三联灭活疫苗160万尾,使用浸泡淡水鱼嗜水气单胞菌灭活疫苗200万尾 全池泼洒运用孔雀石绿替代药物---美婷320包,水质改良剂200斤。每年举办养殖技术培训会2-3次,培训人员50人次,发放养殖技术指导资料约5000份。

  通过多年的技术体系建设,全县稻鱼养殖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新品种易养殖,生长速度快,体型好,抗病力强,投饵料数小,生长率高,增产增收效果显著,销售价高。二是达到了鱼类品种改良,淘汰了一批地方退化老品种,提高了鱼苗的品种杂交优势和保持了地方优良品性。三是提高鱼产量、生长率和免疫力,使农民增加了收益。

责任编辑:liuchengyu【收藏】
上一篇:用劳动回馈社会 用行动重铸人生——旧州司法所组织社区矫正人员开展社区服务
下一篇:黄平县2012年1-7月经济运行总体良好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