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首页 > 汽车 > 正文

广汽奇瑞“闪婚”开创自主合作模式 吸收各自经验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2-11-01 09:29:29  来源:  

  本次合作的意义,不仅仅对两个企业有较大影响,对整个汽车产业来说,都有重大意义。

  在中国市场,长期以来,汽车工业均为各地的支柱性产业,各个车企也附上了强烈的地方政府色彩。在某种程度上,在过去1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的扶持起到了十分大的作用,尤其是自主品牌发展初期。但是,有利必有弊,这种利好因素随着产业的壮大,逐步演变成“紧箍咒”,左右着不同区域间车企的战略合并或者合作。即便是合作,也基本是“大鱼吃小鱼”式的兼并,比如一汽兼并天汽等等。这些都带有浓烈的政府色彩,而非市场资源的配置。

  再有,如果两者一旦在技术领域进行合作,也将开启新篇章。目前,国内各大车企均在发力自主品牌,在这个过程中,核心技术显得尤为重要。从各个车企来看,现在大部分都在通过自主研发获取新技术。然而,在关键技术上,出现了各个企业“广撒种、收成小”的状况,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分配。华晨汽车董事长祁玉民在多次场合提及,其实自主品牌应该形成合作,进行资源整合,对核心技术进行攻关,这样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最近几年十分热门的新能源汽车为例,在电动车方面,各个企业都在开发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技术,但无法形成合力,事倍功半。

  话说回来,本次主角奇瑞,长期以来外界盛传与同省的江淮汽车合作,但每次都是只是听到雷声不见下雨。目前,江淮汽车大力发展乘用车,不断投入研发力量。奇瑞也是通过各种渠道进军商用车。两者要是能实现合作,明摆着,将大量节省研发成本。

  在国外,车企之间的合作十分普遍,如宝马与PSA联合开发1.6T发动机;宝马与丰田牵手,相互换取各自强项技术等等。这就给我们提了一个问题,国内车企为何就不能以合作方式,吸收各自的成功经验呢? 
 

责任编辑:gongxiuxiang【收藏】
上一篇:汽车ECU提升性能一刷就灵?专家提醒应谨慎对待
下一篇:中国汽车品牌售后服务满意度调查 上海大众最高分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