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2010年,黎平县农民克服三季连旱带来的巨大困难,顶着全球金融危机的压力,更新增收观念,转变增收方式,拓宽增收渠道,人均纯收入突破了3000元达到3030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32元,不扣除物价因素增长16.63%,是近10年增速最快的一年。
据黎平县农调队的调查资料表明:外出打工得到的劳务收入仍是黎平农民增收的“主力军”。当年农民通过在省外、县外、在家门口打工得到的劳务收入人均达1296.4元,同比增收172.1元,增长15.5%,其中,随着过境厦蓉高速公路、贵广快速铁路的动工和该县其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的加大,黎平农民在家门口打工得到的收入449.7元,增加106.1元,增长30.9%。
家庭经营纯收入作为农民的基本收入,黎平农民在特大干旱的影响下,奋力抗旱,抢种抢收,适时调整种养结构,发展多种经营,人均收入为1318.3元,同比增收151.3元,增长13%,其中,第一产业纯收入1036.1元、二三产业纯收入282.2元,分别增长12.2%和15.8%。
以种粮补贴、农机补贴、农村低保、家电下乡、农村医合、农村危房改造补贴、退耕还林补贴等为主的国家民生保障性惠民政策收入逐渐成为农民新形势下增收的亮点。去年,黎平农民从国家惠农政策性中得到的收入人均达353.3元,较上年增收98.8元,增长了38.8%,是年内增长幅度最大的一项收入。(唐学章)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