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原生态民族风情美不胜收(图)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08-05-15 00:00:00  来源:贵州日报 点击:  

 

“沿着歌声走贵州”活动掠影
  

  4月23日至4月30日,由省委宣传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共同举办的“沿着歌声走贵州”活动,邀请中央新闻媒体和中国广播网、国际在线、新浪、搜狐、网易、腾讯等国内知名网站及省内主要新闻媒体组成大型采访团,先后在黎平从江榕江雷山台江、贞丰6县的侗寨、苗乡、布依村采风。  

原生态民族风情美不胜收(图)


  在黎平县肇兴侗寨,记者们喝拦路酒,欣赏侗族风情“抬官人”,听侗族大歌和琵琶歌、叙事歌及侗族笛子歌、木叶歌等歌曲,观看侗族踩堂舞、侗族服饰展示,吃到了侗家长桌饭。在肇兴停留期间,肇兴礼团鼓楼里集中了20多位寨老正在讨论村规民约,“寨老议事”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各种镜头和录音机齐刷刷对准了这些寨老。当贵州旅游形象大使、侗族“民族姑娘”吴宇珍一身盛装出现在鼓楼前时,记者们又是一阵忙碌,争着和她合影。在肇兴,无论侗家人婉转的歌声,侗族女孩们头上戴的那朵小花,还是她们手中的那把小花伞,都让大家十分陶醉。

原生态民族风情美不胜收(图)

  采风第二站是从江县银潭侗寨。银潭侗寨周围生长着我国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红豆杉100多棵,节日里青年男女常常在红豆杉树下荡秋千、唱歌传情,因此这个寨子被誉为“相思侗寨”。采风团一行在寨门口下了车,巧遇寨子里的22岁姑娘杨光敏出嫁,24岁新郎吴军领着20多名盛装的姑娘小伙从20多公里外的高增乡高增村赶来接亲,被银潭侗寨的姑娘小伙们拦在寨门口对歌、喝酒。大家都说运气真好,赶上了这难得一遇的一幕。一名记者说:“如果说肇兴是名声在外的贵妇,那么银潭就是深闺里的处子。银潭太美了,令人终身难忘。”

 

  采风团又来到岜沙。这个寨子离从江县城不过几公里,但并没有被现代文明湮没。县城周围很多村寨的人已一改过去古老的传承,男人们穿起了西装,女人们穿起了吊带裙,变得时髦起来,而岜沙人,依然身背长枪,依然赳赳武夫打扮,依然沿袭着古老的树葬,以极强的生命力“抵制”着现代文明的冲击。导游介绍后,听者难以置信。

  采风团一行还去了榕江县的大利侗寨和三宝侗寨。在大利侗寨,大家看到的是另外一番侗族风情:在一株株巨大粗壮的楠木和榕树间,是幢幢木楼,一条叫紫河的小溪穿寨而过,远远看去,这个侗寨犹如一幅天然的写意画。一名记者发出感慨:“人的一生能有一次来这样的侗寨里采风的机会,真是一种幸福。侗寨太美了,简直就是世外桃源。”而三宝侗寨除了拥有与大利侗寨相同的建筑外,还拥有很多美丽传说,现在还保留着“萨马节”、“吃新节”等节日大典。

  从榕江县城去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可苦了采风团的记者们,由于在雨中连续6个小时的行车,弯多路远,很多人在车上呕吐了。然而,疲惫的身心经西江苗寨的美丽与恢宏气势一刺激,所有人都恢复了精神。苗疆绵延千里,村寨无计其数,但没有任何一个寨子像西江这样聚居了1000多户人家,人口逾6000人,成为名副其实的“千户寨苗”,成为中国甚至世界最大的苗寨。在西江,记者们再发感叹:“如果说岜沙的苗族为大家采风活动开了一扇了解苗族文化的窗口,那么西江的苗族则打开了一扇大门。西江太美了”。

  在黔东南州采风的最后一站台江县,大家看到了反排木鼓舞,听到了多声部情歌,还吃到了施洞的“姊妹饭”,最后一次感受到了黔东南苗乡别样的风情。同行的贵阳熠动漫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导演何熠说,几天的考察,她对苗族文化和侗族文化有了深切的了解和体会,使她产生了很多创作灵感,她将把苗乡侗寨的一些传说、故事、生活习惯、房屋建筑和动物用动漫的形式表现出来。

  采风团最后前往贞丰县探访布依风情。一场充满原始布依风情的婚礼让大家再一次开了眼界,记者们在这场婚礼中听到了八音古乐。他们这样评价八音古乐:“从来没听过这么美妙的音乐,它像交响乐一样,那么多人在使用不同的乐器演奏着同样的旋律。”

  在结束为期8天的采风活动后,几乎所有外籍专家和记者们都异口同声地表达了自己的心声:这是一次真正的原生态之旅,此次贵州之行,感觉贵州真是一个多姿多彩的地方,我们还会再回来。有一位专家说,他退休后想到贵州来定居养老。(本报记者 旷光彪 沈仕卫)


 

责任编辑:vjlin【收藏】
上一篇:黎平8千职工“迎奥运”礼仪竞赛
下一篇:尚重法庭首尝电话审结离婚案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