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情”,这是我县首届江西财经大学研究生支教团谢钦男和付建旺两位志愿者的支教格言。“三尺讲台,育人渡己,且以赤子之心,育拳拳上进少年儿郎。”他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兢兢业业完成教学任务之外,他们提出要完善学校图书馆,让更多的学生受益,希望更多有志于乡村振兴,为西部发展贡献力量的学弟学妹们利用这个平台引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翱翔,一起为孩子们的未来添砖加瓦,用知识的力量改变贫穷落后。怀着这样的理想信念,由江西财经大学赞助成立的图书馆——“江财爱心图书馆”创建工作在天柱县凤城街道第二中学拉开了序幕。
方向定下后,他们立即向学校沟通汇报,积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图书馆建在哪里,图书从哪里来,图书馆的设备从哪里来等等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每一个问题都涉及到经费,对于还是在校学生的他们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创造一切条件解决一切问题,是新时代志愿者具备的基本条件,他们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信息,大量的寻找资助项目。2019年11月,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们了解到光华基金会西部书海工程,便迅速行动起来,以网上募捐的形式,发动全校师生和亲朋好友积极参与,经过半个月共筹集到资金4446.71元,图书1482册。但是一千余册图书面对全校2400余名学生显然还是远远不够。于是,他们积极向天柱县教育局、天柱县图书馆、共青团天柱县团委等单位争取,又筹集到5000余册图书。加上之前的1000余册图书,他们共筹集到6000余册新图书,能够基本满足学校学生的阅读需求。
因疫情影响,2020年5月,他们才返校,距离服务期满仅剩两个月,时间紧任务重,图书馆整体的建设需要研支团接力完成,首届研支团只能着手开展江财爱心图书馆第一期工程——筹建阅览室。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挑选了一间大教室用作阅览室,并配齐桌椅等设施,因学校没有专项经费,装修费用又成了新的问题,他们积极将相关情况向江西财经大学团委汇报,该校团委主动承接了阅览室的装修装饰,校团委书记夏贤锋还牵线搭桥,为研究生支教团联系了艺术学院张相森教授,请他和学生根据天柱当地的民俗风光,创作了一批油画作为图书馆的装饰。就连阅览室的名字——“骄凤”也是由江西财经大学天柱籍杰出校友张卫命名的,他对母校和家乡一直怀有深厚感情,十分关心和支持江西财经大学及家乡的教育事业发展。“骄”,“蛟”也!蛟湖是江西财经大学重要的文化象征,孕育着一代代的江财人,走出校园成为各行各业的行业精英。蛟也寓意着对学生们期许,希望凤城街道第二中学子潜心学习,立志成为天之骄子,像蛟龙一般翱翔九天。“凤”字取自天柱著名的文化意象——金凤山。张卫校友还邀请书画名家陈士富少将及林钦松先生为江财研究生支教团题字,作为阅览室的文化装饰。
2020年7月26日,江财爱心图书馆第一期工程——“骄凤阅览室”圆满落成,这也为图书馆整体建设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因此研支团精心准备了“江财爱心图书馆”揭牌仪式,团县委、凤城镇第二中学的主要领导参加了仪式。面对早已空无一人的校园和图书馆,支教团的老师脸上却洋溢出了满意的笑容,那是他们对学生成人成才的期望和祝福。
讲台能载千秋伟业,烛光亦照万里山河。他们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却做着一件终身难忘的事;他们用生命的七十分之一,营造一个生命的奇迹;他们为祖国培育花朵,用心血浇灌未来。(张竹满)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