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跟随炉山镇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来到位于镇区农贸市场的农资经营店看到,各种蔬菜、粮食种子、各式化肥、地膜等农资产品摆满了摊点。“进入2月中旬之后,来店里的人逐渐增多了,买种子的、买化肥的、买农药的……每天能有20来人吧。”农资经营店售货员表示,随着疫情等级调整,农资市场逐渐得到了恢复。
农时不等人,农民最急迫购入的就是种子。针对这一需求问题,炉山镇强化了农资供应服务手段,在疫情防控期间,为各村开放农资通行证,对各村入镇购买农资的采购车实行测温正常放行政策。同时,由各村网格员入户收集农民的耕种计划、购苗需求,每天实时报送给镇农业服务中心,由镇农业服务中心统一对农资储备进行调配,确保全镇储备充足。除此之外,炉山镇还鼓励农资销售方通过“云服务”模式,与农户建立微信群,通过农户线上下单订货,线下统一配送模式实现农资下乡到家。
“你看,这药材和蔬菜种植的方式就不一样,要注意定期观察它的长势,如果叶片长大后,突然出现了白斑,这要考虑是不是得病了,按照之前发给你们的材料,你对照图片上的农药去买点药一喷,过几天就活过来了。”
在炉山镇新华村,已经播种下去的中药材开始发芽,放眼望去一片翠绿,农技人员正蹲在地里指着一株幼苗认真地向农户讲解培植技巧。
一年之计在于春,为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今年炉山镇各村都主动出击,以“一村一产”为目标,初步确立了主导产业。为帮助各村农业产业发展有序,田间管理得当,炉山镇选派了4名农技骨干下到田间地头,手把手指导农户如何开展农作物种植、田间管理、病虫害治理。
在炉山镇甘坝村,一名农机师傅正开着一台翻犁车在劳作。据了解,为提高下田作业进程,炉山镇鼓励坝区开展农机作业。
“以前我们靠牛耕,后来用手扶翻犁车来耕地,其实效率都不算高,现在我们采购了这台翻犁车后,几分钟就干完了过去几个小时的工作,又轻松又有效率。”甘坝村第一书记介绍道,甘坝地势较平坦,尤其是坝区在农机化生产上有天然优势,要提高春耕进度,必须充分发挥农机的主力军作用。
在水沟村,村民吴治明掏出手机给笔者展示着与农技指导员的微信聊天信息。吴治明说:“往年这个时候,镇里农技师就会下来亲自指导我们种植技术了,今年受疫情影响,他们更多的是通过微信或者电话给我们做指导。这种办法又迅速,有图片指导也简单易懂。”
与其他时期不同,今年的疫情让“无接触农技服务”悄悄在炉山镇各村流行起来。据了解,炉山镇每个村都建立了一个微信群,农户通过微信群将助农需求进行发布,由网格员汇总后统一向农技员预约“保姆式”技术指导或上门服务。除“云服务”之外,该镇还充分利用农村“大喇叭”、宣传巡回车等“土办法”广泛宣传农业结构调整政策、春耕生产注意事项等内容,全力帮助村民抢抓时节,安全有序地进行春耕生产。(吴锡萍)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