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连续11年未发生亡人火灾 他们是苗寨“守护神”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7-07-07 11:25:11  来源:多彩贵州网  


  在黔东南的苗岭之巅,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创造了全县连续11年未发生亡人火灾、连续18年未发生较大以上火灾的奇迹,被当地老百姓美誉为苗乡村寨的“守护神”、人民群众的“贴心人”。他们就是雷山县公安消防大队(以下称“雷山大队”)。




鸣锣喊寨
 

  连续3次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雷山大队现有官兵25人,干部8人,战士17人,其中党员15名。驻地雷山县内95%以上的住房为木质结构,有“中国苗族第一寨”西江千户苗寨、“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郎德上寨等183个50户上苗族村寨和58个国家级传统村落,农村火灾形势异常严峻。

  为此,雷山大队在加强党的建设同时,创新性开展基层党组织“规范化”、“民主化”、“科学化”建设,创新性拓展“士兵讲堂”、“消防人生访谈”、“微课堂”、红门E本等教育方法,打造出“多彩警营”特色文化品牌。大队党委2013、2014、2016年连续3次被评为全国消防部队先进基层党组织。




东引片区“十户联防”示意图
 

  扎根苗乡维护一方平安

  “在雷山搞消防简直就是坐在火山口上。”雷山大队教导员吴发地说,受少数民族生活习惯影响,雷山地区房屋多为木质结构,尤以西江千户苗寨更具典型,景区每年迎来数百万游客,236家宾馆、农家乐星罗棋布,农村防火压力极大,所以很多人都会这样戏谑他们。

  为筑牢苗寨消防安全“防火墙”,大队党员干部组成“突击班”、成立“先锋队”,每周到西江苗寨、郎德上寨,每月到50户以上村寨进村入户开展消防安全检查。2011年以来,大队官兵走遍了全县的每一个苗寨,累计行程数万公里,开展检查5468余次,消除火灾隐患8474处,以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了百姓的平安指数。

  据了解,在长期实践中,雷山大队根据农村火灾特点创新了木质房屋快速破拆方法。吴发地告诉记者,这种破拆方法实际上就是就地取材,在火点附近有挖机就用挖机,有电锯就用电锯,最快拆出防火带,达到拆一栋保一片的效果。

  2011年至今,雷山大队共接警出动598次,出动消防车1204辆次,出动人员3504人次,抢救被困人员687人,疏散人员5146人,抢救财产价值3778.8万元。并成功处置了2013年“5.7”山体塌方救援、2014年“5.25”雷公山游客搜救、2015年“5.27”、“6.21”特大洪灾救援,2017年“2.10”被困儿童助、“6.5”洪灾救援等,2015年大队先后被省公安厅记集体三等功2次,6名官兵立功受奖。




手机app电丁丁图片



日常走村入户检查消防安全



西江景区教唱防火歌图片

  心系群众密切鱼水深情

  近年来,雷山大队还将加强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和健全消防管理体系作为治本之策。以“政府出资金、设施,老百姓投工投劳”的方式,筹集3622万元完成全县50户以上木质结构连片村寨消防水改工程;筹集2144万元,完成农村电改21266户木质结构房屋电改工程;投入资金3900万元完成全县46个传统村落消防改造工程;提请县政府采取“财政补贴、农户自筹”的方式,完成了全县所有农房的火灾保险;按照一类村寨3套,二类村寨2套、其余50户以上村寨2套的标准完成全县183个50户以上村寨破拆工具配备工作;按照“五严十到位”要求,将全县划分大网格8个,中网格153个,小网格1085个,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化的管控格局,切实提升了广大农村抗御火灾的能力。同时,在部队建设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筹措扶贫资金5万元、书籍500余册帮扶村小学图书室建设,资助贫困学生12人;每逢七一、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都组织开展“送温暖”活动走访慰问活动,多年来先后看望烈属、孤寡老人128人次,送去慰问金和粮、油、米、衣物等折合人民币12万余元。此外,大队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先后为10所小学、4所中学义务组织军训、消防安全讲座40余次,参训学生8000余人,彰显了亲民爱民的良好形象。(张晓龙 杨光乾)
 

责任编辑:吴茜岄【收藏】
上一篇:雷山县图书馆新增4000册图书迎暑假读书热
下一篇:雷山县免费对高中毕业生进行建筑职技培训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