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我这5亩葡萄地,去年平均亩产都在2000斤以上,亩纯收入超过了1万元。今年葡萄长势比去年好、挂果率也高,预计今年亩产能达到2500斤以上,最少能收入6万元。”2016年8月10日,雷山县丹江镇脚猛村村民文和代乐呵呵地说。
从7月下旬开始,雷山县上千亩葡萄陆续成熟,丹江镇脚猛村、猫猫河村、大固鲁村、桃子寨等民族村寨群众纷纷将自家种植的葡萄抬到靠近凯里至雷山二级公路的村口定点进行销售,广大过路游客纷纷停车排成长龙进行品尝和购买,广大种植户不需出村,在家门口就能将新鲜的水晶葡萄装篮、过称,继而销往到凯里、贵阳等省内外城市。今年该县葡萄的价格每公斤在6—10元之间,种植户一般亩产葡萄2500公斤,每亩销售收入均在1万元左右。该县农民种植葡萄已有20多年的历史,以其独特的口感和香甜诱人的品质赢得了消费者和远近客商的青睐,产品供不应求。
近年来,雷山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葡萄产业发展,积极扶持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不断加大农业投入力度,强力推进葡萄种植业的发展,努力探索农业持续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的新路子。同时,该县科协、农业等部门大力抓好葡萄基地建设,注重开展科技种植和科学管理,加大果农科技培训,使果农熟练掌握种植、管理、防虫等科技知识。此外,该县把发展葡萄产业与发展雷山旅游业进行有机结合,将葡萄产业作为文化和旅游资源,鼓励葡萄村寨举办“葡萄节”,而该县丹江镇脚猛村已连续十年举办了“葡萄节”,用节庆形式汇聚旅游者眼球,创新了葡萄与旅游文化的结合点,带动了其它相关产业发展。预计今年,该县葡萄产业将给当地农民带来1000多万元的收入,果农人均将增收近800元,葡萄名副其实地成为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金果子”。 (张桔)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