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日前,笔者从雷山县茶叶部门获悉,全县种植茶叶面积15.7万亩,实现人均一亩茶目标。
近年来,雷山县结合山区县情实际,依托山区资源优势,积极实施“环境立县、旅游强县”发展战略,着力打造“全国旅游名县”和“贵州茶叶大县”两张名片,大力发展茶叶产业。在雷山县2015年茶叶产业发展座谈会上,雷山县坚定不移地把茶叶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来抓,提出到2020年实现人均1亩茶目标,为实现同步小康提供产业保障。
雷山县每年安排200万元左右专项资金开展和完善茶叶生产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并无偿提供种苗,鼓励农户发展茶叶产业,鼓励打造绿色、有机茶品牌,对获得认证的茶叶企业,政府给予2万元至3万元的奖励,并给予政策、资金优惠支持。同时,该县继2015年10月获批“国家级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12月获批“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后,以创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和“国家级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为突破口,每年从县级财政预算中安排1500万专项经费,全面推进有机茶等产业发展。
目前,雷山全县种植茶叶面积15.7万亩,可采摘面积8.5万亩;通过茶园无公害认定面积13.5万亩,通过有机茶认定面积0.31万亩。拥有农业产业化茶场200余家,其中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每年每亩茶地创收2000元以上,安置农村闲散劳动力40000余人,常年可解决30000余名农民实现家门口就地就业。2015年,完成茶青产量13152吨,产品产量3131.43吨。2016年开展12家茶叶企业有机认证,认证面积达400公顷,年产量达到1800.25吨。
雷山茶多年来一直是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全国政协等中央国家机关办公用茶,被外交部推荐为外交馈赠礼品、被选为党的十八大会议用茶,曾多次获“中绿杯”等国内外金奖,2013年获称“中国茶文化之乡”,2015年在贵州省“斗茶大赛”中包揽了贵州绿茶类金、银、铜奖,成为名副其实的“贵州绿茶茶王”,“雷山银球茶”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在雷山,绿色是最鲜明的色彩;茶叶是响当当的产业。(余国德)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