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施秉“融入工程”给力“浪子”重塑金身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5-07-30 09:11:07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本网讯 “知识不够用,学得越多越好,技多不压人。”7月28日,贵州省施秉县服刑人员雷某某拎着果树栽培技术、养殖业书籍及结业证书,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该县“融入工程”首期培训班结业典礼,感触至深。

  雷某某告诉笔者,去年,他回到家,经所里协调,与上翁哨村承包一口鱼塘,大约三亩,进行饲养鲤鱼,当年光卖鱼就得了8万元。同时安置在城关镇下翁哨烟叶收购点,做检验员,月工资2000余元。今年又安置在邮政公司当快递员,每月也是1000多元。

  据城关镇司法所所长屈跃兴介绍,这次培训一天,针对社区服刑人员、刑满释放人员,共60名,结合理论与实践、技能与心理矫治、培训与规劝教育进行培训,邀请县农业局高级农艺师、凯里市国家级心理咨询师,分别培训果树栽培技术、养殖业、心理矫治。今后,还将开设汽车维修、特色养鱼、蔬菜园艺、建筑、房屋装修等专业。

  近年来,该县以实施“融入工程”为抓手,采取“无缝衔接、分类帮教、重点安置”的工作模式,建立刑释解戒、社区矫正人员“出场所、入学校门、进企业门”的长效机制,各级相关部门支持和配合“融入工程”建设。

  屈跃兴表示,县里对服刑人员,刑满释放人员,都已享受到了优惠政策,其中,农村籍的落实责任田土,城镇户口的进行过渡性安置就业。目前,已全部落实安置就业。

  “如果没得司法干警的开导,鼓励和帮助,我做梦也不想到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当天,刑满释放人员韩某某在开班典礼上发言如是说,当初,我来城关镇刑满释放基地报到,害怕受到社会、家庭的冷眼,因自己没技术和资金,生存压力很大。通过安置,培训,还有政策扶持,才重新树立了生活的希望和信心。凭一技之长,我开起了一家广告装黄公司,现有20多名工人,年收入20万元以上。

  据了解,韩某某曾捐赠四川雅安地震灾区,共5000元,自已买水泥和沙子,组织工人硬化坑洼街道,还带领工人上路铲冰除雪,到景区植树和清理垃圾等公益事业。(杨仁海)
 

责任编辑:吴茜岄【收藏】
上一篇:施秉县筑牢“三道防线” 把纪律和规矩挺起来
下一篇:施秉县中小学音乐教师合唱指挥培训班举行汇演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