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依托干部结对帮扶。凝聚力量深度帮扶,全镇60名领导干部进行“一对一”帮扶,通过进村入户、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与民交心谈心,制定有针对性的帮扶计划,确保帮扶困难群众全面覆盖、长期持续帮扶。目前,郎德镇共有贫困户853户,干部结对帮扶752户,228户贫困户已脱贫,实现领导干部真正成为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的好班子、好领头人。
二是依托种养产业发展。因地制宜,依托优势资源,选准发展产业,确保产业链与农民受益相结合,大力培育生态种养产业,创立了猕猴桃4000亩、中药材 1041.204亩、茶叶4082亩、草莓29亩、蔬菜70亩等种植基地,投入180.54万元发展有石蛙、竹鼠、黑毛猪等家庭农场,带动群众创业致富。
三是依托传统乡村旅游。依托“休闲度假游+乡村体验游+文化体验游”生态旅游链,采取“合作社+贫困农户”的发展模式,总共投入2095万元在报德、乌流、也改等5个村成立乡村旅游合作社,扶持农户1240户,受益人数5173人。目前,全镇开发乡村旅游景点2个,正在打造特色苗族村寨1个,发展“农家乐”21家、乡村旅游接待中心1个。据悉,2015年1月至10月郎德景区接待游客37.5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6亿元,旅游扶贫直接和间接带动贫困人口脱贫2300人。
四是依托农民合作组织。围绕“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格局,以集体承包经营为主,鼓励个人创业,使广大群众得到了实惠,尝到了甜头。截止目前,全镇总共投入1367.39万元注册8个专业合作社,共发展社员1643人,带动农户315户,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将成为老百姓的致富快车。(彭桃琴)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