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屏县河口乡是典型的“边远、库区、贫困”山区,岩湾村则是该乡原来两个移民贫困村合并的一个中心村,全村318户1490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用当地人的话说就是“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曾经在许多村民看来,跨越大山与外界互通,只怕是祖祖辈辈的一个梦想。
“村里大部分地方通讯信号不好,有个别自然寨是信号盲区,给在外亲人打电话,都要到几里外的中心寨去‘蹭’信号……”范述瑜是村民们选出来的县人大代表,村里人对便捷通讯的渴求,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范述瑜将家乡父老的希望多次带到了的县乡各级人大会议上。从去年3月开始,他的建议得到了实现。从去年伊始,针对岩湾村的“信息扶贫工程”启动,乡里特对症下药,特联系县移动公司的干部龙运刚来进行驻村帮扶。通过一年多的开路、挖杆洞、架钢线、拉传输……干群一心卯足了劲,村民们乐开了花。
“九榜等自然寨通光纤难度不小,有近2公里的山路要逢山开路。”同步小康驻村帮扶工作组遇到了难题。二话没说,村里的群众自发组建队伍,上山砍柴挖树。两个月不到,通往边远自然寨的光缆线除难度最大需要过三板溪湖面的南路寨外,全部布放完成,第一批申请开通网络的农户用上了网络宽带,乡亲们的通讯梦基本实现了。
“通讯的不畅延缓了村民致富的步伐!”范述瑜说,落后的通信环境使乡亲们没办法及时掌握市场信息,不能快速了解生产技术和惠农政策、以及外面的大事等重要信息。装上光纤宽带后,范述瑜准备做村里“网络第一人”,他从网上查阅了大量有关种养殖的资料,打算带领岩湾群众一起发家致富。
“一石激起千层浪,一网推开万道门。”像范述瑜一样,岩湾村民们不再满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村民开始通过网络了解国内外大事,查询农技知识,观看影视节目,网上购物,查询政策……逐步踏上“信息高速路”,岩湾村群众们的生活,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潘江平)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