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电报道,印度第16届人民院(议会下院)选举7日正式“开锣”,六个东北部选区已经开始投票,选举预计将于5月12日结束,正式的投票结果将于5月16日公布。
逾8.14亿印度公民已参加投票登记,人数比2009年大选增加1亿多人。其中,18至19岁的年轻选民约有2300万人,初次参与选举的“首投族”成为左右大选局势的重要群体。
为准备这场规模空前的政治选举,印度官方调动大量安保、运输、通讯等资源,不少地区还调整了学校假期,力图为选举营造自由、公正、和平的环境。
安保方面,印度近期已加强对边境及敏感地区的防控措施,并将对投票资料进行全天候武装保护。选举委员会称,本次选举时间跨度较大,有利于警方和武装力量进行人员调度。
目前,印度“选战”氛围日益浓厚,大选话题占据了各大报章显著位置。民调显示,印度人民党总理候选人纳兰德拉·莫迪、国大党联盟候选人拉胡尔·甘地,以及政坛新秀平民党的阿尔文德·科基瓦尔最有可能成为印度新一届政府首脑。
其中,63岁的莫迪与43岁的甘地两位单身汉之间的竞争最为激烈。莫迪已连任3届印度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长,其任内政绩不俗,并承诺将促进就业、打击贪污等,被认为是一位强势的政治人物。甘地则出身印度政坛望族,他多次强调国大党联盟在过去10年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呼吁民众继续支持该党。
分析人士指出,由于印度大选将持续一个多月,在这场“马拉松”式的政治长跑中,各大政党的选情存在诸多变数,最终结果还可能受到经济、社会形势及突发事件的影响。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