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雷山突出解决“五道难题”全力冲刺“减贫摘帽”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4-03-16 09:24:00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今年以来,贵州省雷山县以列入全省2014年扶贫攻坚示范县为契机,重点解决好农民增收、产业调整、基础建设、农村改革、精准扶贫“五道难题”是该县县委、县政府对全县干部职工发出的动员令,广泛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和资源,积极探索创新扶贫方式,在全县上下打响了“减贫摘帽”攻坚战。

  突出解决农民增收难题,让农民腰包“鼓”起来。该县将坚决破除“小而全”、“大而全”的生产方式,结合该县资源优势,积极发展乡村旅游、茶叶、中药材、特色养殖等产业规模,支持龙头企业围绕主导产业带动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支持农村生产大户牵头组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领农民想方设法闯市场、创效益,着力筑牢农民增收的思想基础和产业基础,不断开辟新的增收渠道,确保每年新增就业3000人以上,年内完成扶贫生态移民600户1650人以上,让农民变为市民,努力使农民腰包“鼓”起来。

  突出解决产业调整难题,让农村产业“活”起来。围绕文化旅游产业进行调整,按照旅游“六要素”,依托西江景区、雷公山景区、郎德景区和县城游客服务中心载体,从游客需要什么就种什么、养什么,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使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来自文化旅游产业的收入达1500元以上,到2020年达2000元以上。围绕高效生态农业进行调整,始终把茶产业作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来培育,从基地建设、茶青多类利用、产品延伸开发、加工水平升级、市场营销拓展、传播苗族茶文化等方面予以支持,并配套养殖及其他种植业,做到长短结合,以短养长,不断提高茶园综合效益,到2015年全县茶园面积达16万亩以上,农民人均达1.5亩以上,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来自茶叶的收入达3000元以上。围绕特色农业进行调整,抓好天麻、淫羊藿等为重点的中药材种植和加工,大力发展林下养鸡、娃娃鱼、黑毛猪、稻田养鱼等特色种养殖业,扩大杨梅、葡萄、魔芋、青钱柳等农产品种植面积,到2015年中药材面积达到12万亩以上,产值达5亿元以上,建成果品保鲜及食品加工企业3个,产值达1亿元以上。围绕特色生态工业进行调整,抓好以苗族银饰、刺绣等旅游商品加工,请回万名银匠盘活银饰刺绣一条街,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创业就业,逐步实现乡乡有主导产业、村村有富民项目、户户有致富门路,让农村产业“活”起来,加快脱贫步伐。

  突出解决基础建设难题,让农村设施“全”起来。为切实解决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滞后、生产生活条件差的最大瓶颈,以“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有效整合各种资源和资金,加快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电、小康讯、小康寨等基础设施建设,到2015年全面实现村村通油路(水泥路),所有自然寨寨内实现道路硬化,500亩连片产业基地都通产业路,95%以上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得到基本解决,农村危房改造达80%以上。同时,着力解决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教育、卫生、文化等突出问题,稳步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努力完成“中学集中到县城,小学集中到乡镇,幼儿园建到中心村”的目标,逐步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提升乡镇卫生院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完善行政村标准化卫生室建设。进一步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不断提高农村社会的文明程度和社会保障水平。

  突出解决农村改革难题,让农村经济“强”起来。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探索建立财政项目补助资金直接投向合作社的机制,把财政补助形式的资产转交给合作社持有和管护,解决好“谁来种地”和“地怎么种”问题。积极推进大塘、郎德等乡镇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步伐,全面推进全县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因地制宜探索市场化的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加快农村金融信用县和“诚信农民”创建活动,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用企业经营的方法搞活集体资产经营,实现资产保值增值,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突出解决精准扶贫难题,让贫困帽子“摘”起来。该县以列入全省2014年扶贫攻坚示范县为契机,以大党建推进大扶贫,全县各级干部接地气、结对子,实行县级干部包乡镇、部门单位包村,县级干部每人帮扶贫困户15户、科级干部每人帮扶贫困户10户、一般干部每人帮扶贫困户5户,全力打造“减贫摘帽”动力,做到农民不脱贫不收兵,目前,省粮食局、黔东南州扶贫办扶贫工作队、该县各部门单位干部及乡镇干部、大学毕业生、优秀农村知识青年共305人全部分赴扶贫攻坚第一线。县级财政每年预算1000万元,整合各类涉农资金1亿元集中力量开展精准扶贫,实行一户一台账,使贫困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簿、县有档,做到“结对帮扶到村到户、产业扶持到村到户、技能培训到村到户、农村危房改造到村到户、扶贫生态移民到村到户、基础设施建设到村到户”,让各项惠民政策和全部扶贫资源真正落实到农户身上,确保2014年减少贫困人口1.82万人,使方祥、郎德、西江、望丰、达地5个乡镇实现“减贫摘帽”,2015年全县8个乡镇全面实现“减贫摘帽”目标。(梁定华)

责任编辑:苏慕凉【收藏】
上一篇:雷山猫鼻岭、龙塘苗寨过“招龙节”户户杀猪 有村民一次宰杀了16头
下一篇:央视《乡约东坡鹊桥会》让暖心哥(组图)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