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锦屏“惠民好声音·新风福万家”走向田间地头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4-04-29 10:38:03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本网讯 4月26日,锦屏县农民宣讲团“杉乡好声音·新风福万家”主题巡回宣传活动在新化乡新化所村举行,由当地群众推选出的4名“最美新化人”和1名寨老分别作了宣讲,真情服务乡亲30多年的村医闵文秀、带领群众发展蔬菜产业的“土专家”沈枝海、乡村环卫工刘坤银、贵州省“十佳自强女孩”提名奖获得者黄春红的故事感动了观众。当地干部纷纷表示,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教育身边人,农民宣讲团讲出了名堂,这样的宣传活动老百姓喜欢。当天,村民还在村寨里举行了游演,表演了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





  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后,锦屏县积极探索理论工作接地气,寻找服务群众的新载体、道德讲堂的新模式,组建了“惠民好声音·新风福万家”理论走基层暨道德讲堂建设巡回宣传团,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通过活动开展,宣传惠民政策、普及道德理念、弘扬传统文化、展示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

  新形式 畅通干群关系

  “请等等,我要提一个意见,但是我不会写字,请你帮我写写……”

  4月26日,在新化所村的文化节现场,结合党的群众路线,大家向村两委、乡党委、县机关提意见建议成了“惠民好声音·新风福万家”节庆活动的亮点。

  锦屏县“惠民好声音·新风福万家”活动,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依托丰富的民间文化、文艺表现形式,用群众的语言创作出不同形式的文艺作品,采取各具特色的演讲、朗诵、说唱、汉戏、舞龙舞狮、小品、歌曲、身边人讲身边事等宣讲党的惠民政策,倡导文明新风,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变抽象的说教为生动的宣讲,变固定课堂为流动课堂,把宣讲舞台搭建在田间地头、车间、工地、集市、庙会等基层一线,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新队伍 促县乡大和谐

  要面向基层宣讲,首先要有一支适合基层的宣讲队伍。

  锦屏在全县开展了“惠民好声音·新风福万家”基层志愿者宣讲员海选活动,从善于运用群众语言、擅长与基层群众面对面交流、有一定宣讲特长的人员中选拔一批特色宣讲员;从民间文化队伍,各类文化、文艺人才中选拔了一批特色演员;从群众身边挖掘一批道德模范人物、离退休老干部老党员、孝亲敬老模范人物、刻苦好学优秀学生、勤俭持家巾帼妇女等组建一批特色“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宣讲团;从而组建了“惠民好声音·新风福万家”特色理论宣讲团。

  全县宣讲团总共有3000余名志愿者,涉及全县80多个单位、15个乡镇、111个行政村(社区),分成了130余支宣讲小分队,是锦屏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支宣讲队伍。最为突出的是宣讲团近九成的成员都来自基层,更有八成以上的志愿者宣讲团成员直接来自农村、来自群众中间,他们熟悉农村,知道用什么样的表演形式和语言最能打动群众。

  新拓展 传承优秀文化

  在开展“惠民好声音·新风福万家”特色理论宣讲的过程中,宣传队与送文化下乡、驻村帮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展示社会发展成果、宣传惠民政策等活动相结合,不断拓展“惠民好声音·新风福万家”的外延。

  与民族传统村寨的传统节日、农村文化工程等相结合,利用农村文化设施和文化场地,将“惠民好声音·新风福万家”的歌舞说唱节目搬上农村舞台,拓展宣讲的文化载体,拓宽活动的深刻内容;与文化科技卫生法律“四下乡”相结合,在活动现场开辟宣传专区、咨询服务台,通过展板、宣传单、现场咨询等方式,生动形象地进行宣传宣讲,拓展活动的服务功能;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小分队入村到户,对全县111个帮扶村走一遍、讲一遍,让他们乐一个、懂一些、想明白,从而拓展宣传教育的受众范围和知晓层面;与道德讲堂创建相结合,在特色宣讲内容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不断在内容上实现了延伸拓展。

  同时,锦屏还充分利用QQ、网站、微博、微信、短信平台等新媒体工具,开展“微宣传”活动,让特色宣讲活动在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拓展。

  新成效 凝聚起正能量

  在活动中,锦屏紧紧依靠群众,让群众在快乐中参与、在交流中展示、在实践中受教育,宣传宣讲教育才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成效。

  在今后一段时间,锦屏将让130余支宣讲小分队,走遍锦屏城乡、工矿企业、学校社区,把党的政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送进23万锦屏人民的心中。在“惠民好声音·新风福万家”活动过程中,锦屏还充分利用乡镇文化站、国家免费开放场馆、群众公共文化活动场所,设立讲堂和巡回文艺宣讲活动固定场所。依托现有的文化资源,在飞山庙开设“文化讲堂”,把飞山庙文化讲堂建设成为理论宣讲、道德建设、文化传承的示范基地。采取邀请各界人士开展百花齐放的讲学方式,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让越来越多的农村文化人、文艺能人被激发出来,加入到创作、表演的队伍中,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

  “惠民好声音·新风福万家”特色理论宣讲团使广大基层干部群众从被动的“受教育者”变为主动的“参与者”,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增强了理论宣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做到了理论宣讲入耳、入脑、入心。(吴育瑞)

责任编辑:陈合敏【收藏】
上一篇:平秋镇长夜访农家听民声办实事
下一篇:锦屏县开展接种疫苗保障健康4·25免疫规划宣传活动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