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河岸的筑梦天堂
如何发展产业,如何使农民增收,如何让农民在家门口挣钱,是历届刚边壮族乡党政领导班子都在思考的问题。只有找准了的产业发展方向,才能推动全乡经济快速发展,才能让群众的荷包鼓起来。近年来,各类鼓励发展产业政策相继出台,这给壮乡人民实现增收带来了希望,为了让群众在奔小康的路上不绕弯子,乡领导班子认真研讨政策,反复入村宣传,在全乡范围内大力鼓励群众发展产业。黄祥林是刚边壮族乡鸡脸村农民,2013年初,在得知从江县大力发展香猪产业的消息后,立即返乡开办香猪养殖场,目前养殖场内建有圈舍71间,能繁母香猪存栏42头,年出栏香猪700多头,年收入23万元,成为了该村带头致富第一人。
壮家特产—香猪
30年来,在党的惠民政策帮助下,刚边壮族乡涌现出了一大批具有本地特色的产业,如宰船村蔬菜大棚种植基地、九郎村大鲵养殖基地、平正香猪养殖合作社、刚边村煨酒加工等,如今他们已成为全乡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带动着全乡经济友好又快的发展。为了让刚边乡产业发展壮大,乡党委政府多方筹措,共争取扶贫、农业、民族等部门产业项目16个,386万元,惠及2136农户9125人。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