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一条河拦住加榜乡发展之路 乡亲渴望建座爱心桥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4-08-12 15:00:22  来源: 中国宁波网-东南商报  

  枯水时,需要蹚水过独木桥 涨水时,上学的路就中断了

  一条河拦住贵州加榜乡发展之路

  乡亲们渴望建座爱心桥,它承载着山里人的希望和未来

   暑假期间,有位在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做公益支教活动的志愿者,向东南商报新闻热线87270000求助:从江县加榜乡有一条污养河,湍急的 河水将这个偏远穷困的小乡镇劈成了两半,由于河上没有桥,如果是枯水期,乡里有3000多人和200多个孩子蹚水过河,才能到几公里外河对岸的乡政府和中 心学校办事、上学;而遇到涨水,两岸交通中断,孩子们只能被迫停学。


污养河把加榜乡一分为二。 记者 范洪 摄
 

  这里的苗族乡亲和孩子们渴望有一座桥,它不长,只需30多米。它沟通的,不仅是乡亲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承载着加榜乡未来的希望,请好心人能够帮帮他们。

  一座桥如果真的可以改变一方水土的未来,这可是功德无量的大好事。从江县究竟是个怎样的地方,加榜乡的孩子们是怎样蹚水渡河的,污养河两岸乡亲们的生活是怎样的……带着一个个问号,我们踏上了飞往贵阳的航班。

  从江:瑰丽的民族文化宝库

  初到贵阳,我们就见识了这里的天气:贵州的天就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

  下午5点,从贵阳龙洞堡机场下飞机,驱车准备上厦蓉高速。车到高速入口,刚才还是阳光灿烂的天,毫无征兆地就下起了雨。在这条几乎都是隧洞和高架构成的高速公路上,我们的车在烟雨缭绕的山间穿行,一路向东。

  过了一阵,车进一个隧洞时,这边明明还在下雨,可等出了隧洞,另一边却已放晴。摇下车窗,雨后清新的空气,让人顿觉心旷神怡。

  3个多小时过后,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我们进入了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境内。由榕江县下高速,上321国道,沿都柳江向东,距离目的地加榜乡污养村所在的从江县又近了一步。

  车在国道上又绕了1个小时,夜里9点多,依稀看到了都柳江两岸从江县城的点点灯光,前后近5个小时,终于到达了从江。

  在路旁停车吃饭,席间,当地人介绍:“新中国成立前,这里有段民谣:从江也算县,衙门像猪圈,街头打板子,街尾听得见。”

  从江县人口不过30多万,其绝大多数是苗、侗、壮、瑶、水等少数民族,就是这么一座小县城,拥有的自然、人文风光和原生态的生活方式,却让人颇为意外:

  这里的增冲鼓楼是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侗家鼓楼;

  我们要去的加榜乡的万亩梯田,曾在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日晚会上大放异彩;

  《舌尖上的中国》专门介绍过加榜古老的糯稻和手工酿米酒;

  小黄侗寨姑娘的原生态大歌曾走进过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

  吃完饭已是深夜11点。由于去加榜乡还要再走近4个小时的山路,因此,我们打算在县城里先住一宿,等天亮了再出发。

  沿途村寨和壮美的加榜梯田

  一大早,我们踏上了去加榜乡的路途,一路都是曲曲折折的山路,层层叠叠的梯田。

  群山脚下,往往会窝着一个个村寨:侗寨很好辨别,因为每个寨子里都有像塔一样的鼓楼,而苗寨则要更靠近山腰、山顶的地方,寨子往往不大,住着百来户人家,房屋全是木瓦结构黑褐色的吊脚楼。

  梯田,是我们在一路上看到最多,也是感觉最震撼的景色。陪同我们的加榜乡党委副书记欧光亮是土生土长的从江人,他说,加榜梯田面积近万亩,连绵近30公里,犹如通向云间的天梯。一年四季,会展现出不同的让人流连的奇绝景致。

责任编辑:凌忠云【收藏】
上一篇:从江县20亿元打造侗文化产业园七星侗寨旅游景区
下一篇:从江县召开2014年农村消防行动计划暨第三季度消防安全生产例会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