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施秉借力喀斯特转型发展 一场申遗冲刺书写的发展新篇章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3-09-11 10:56:27  来源:  

 


云台山风光

  申遗大事记

  2008年7月11日,施秉县云台山景区被列为“中国南方喀斯特”第二批申报世界自然遗产预选地之一。

  2012年10月15日,确定了贵州施秉喀斯特为“中国南方喀斯特”第二期申报地的预选名单。

  2013年3月6日,施秉县云台山获得了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资格。

  2013年8月25日至26日,IUCN(世界自然遗产保护联盟)专家莱斯·莫洛伊、禹卿植一行对施秉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申报地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实地考察评估,将形成一份评估报告及结论呈报世界遗产中心,随后世界遗产委员会在2014年6月左右召开的第38届世界自然遗产大会上对其进行审议及投票表决。

  施秉喀斯特具有地貌多样性

  “施秉喀斯特给我留下了很多印象,超乎了我的期望。在景区的经历,让我对这里的塔状喀斯特地貌和突出的自然景观能够满足世界自然遗产第七条标准这一点深信不疑。”国际著名喀斯特系统世界首席专家威廉姆斯考察施秉喀斯特后赞誉有加。

  位于施秉县北部的施秉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总面积282.95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102.8平方公里,缓冲区180.15平方公里,完全包含在云台山景区、杉木河景区和生态水源涵养区内。

  施秉喀斯特是在古老的、相对不可溶的白云岩上发育的典型而完整的白云岩喀斯特地貌,以峰丛峡谷喀斯特最为典型,是全球热带、亚热带白云岩喀斯特最为典型的范例。提名地范围内层峦叠嶂、沟壑纵横、溪水清澈、植被茂密,具有“雄、奇、幽、秀”的自然美特征,并反映了地球演化历史主要阶段的生命记录、地貌演化、地质形态、自然地理特征等,满足世界自然遗产第七条和第八条标准而被列提名地。

  国际著名喀斯特专家史密斯考察施秉喀斯特后指出:“施秉喀斯特的加入将更有利于全面理解整个中国南方喀斯特的地貌多样性。”

  借力申遗 转型发展

  8月28日到30日,记者与中央、香港驻黔以及省级共22家媒体记者一起走进施秉,展开为期3天的“走进施秉·品味喀斯特”主题采访活动。

  “申遗对我们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正是转型发展的好时候。”在施秉县涉及申遗的城关、牛大场、白垛、马溪等4个乡镇,记者听到了这样的心声。

  而事实上,随着施秉申遗之路步入冲刺阶段,申遗给当地带来的变化越来越明显。

  坐落在云台山脚下的施秉县城关镇云台村牌楼冲组,过去一直以传统农业和外出务工为主要经济来源。2008年起,施秉正式启动申遗工作,云台山景区得以大力开发,山脚下的牌楼冲组开始靠山谋发展,以农家乐为主体的旅游服务产业开始在这个40户人家、196人的小村寨兴起。

  多年的发展,如今牌楼冲组80%的经济收入都来自经营农家乐,收入大幅度提高。一位多年从事农家乐经营的村民说:“我们的农家乐开展得红红火火,政府还组织农家乐经营的专业培训,一年下来盈利能达十几万元,出外打工的人越来越少了。”

  从申遗中尝到了甜头,当地村民对申遗工作也愈加支持,村民用沼气代替柴火煮饭,订立村规民约,自发组建了森林防护队和环境卫生整治小组。

  作为黔东南州最大烤烟生产基地的白剁乡位于自然风光秀丽的黑冲景区内,面积占遗产提名地缓冲区域的三分之二。全乡两千多户人家有七八成种植烤烟,烤烟成为白剁乡的支柱产业。在申遗工作开展的几年来,通过政府补贴的形式,大力倡导使用煤、电代替木柴来烤烟,不仅提高了烤烟的质量,而且减少了环境污染,保护了生态植被。一位烟农高兴地说:“柴改煤后,每卖出1斤烟政府就会补贴5角钱,另外烟草公司还要再补助3角钱,收入比过去高多了。”

  据白剁乡党委书记彭勤介绍,全乡31个自然村寨都开展了进村入户宣传,主要从加大环境整治力度以及加强环境保护两方面着手,逐步改变村民现有的生产生活方式。下一步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观光农业,打造白剁乡“生态休闲”和“避暑胜地”的旅游名片,使之成为施秉县的后花园。

  全民行动 冲刺申遗

  “申遗重要的不仅仅是结果,更是过程。”副县长陈国胜告诉记者,今天的施秉已经将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紧密结合起来,不仅使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而且子孙后代也将有机会看见这些大自然留下的宝贵财富。

  施秉申遗工作从2007年开始着手准备,2008年正式启动。5年来,该县始终把申遗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严格按照申遗有关要求,采取有力措施,对提名地进行环境综合整治,并全力抓好申遗展示和提名地保护管理工作。不断完善景区基础设施,加强沿线村庄环境整治,全面治理沿线砂石场,强化交通道路综合整治,开展电力和通讯设施整治,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施秉县的城关、牛大场、白垛、马溪等4个乡镇都设置了喀斯特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站,通过各家各户签订责任书来抓好垃圾和污水处理工作。

  此外,施秉还聘请了贵州师范大学、贵州地理学会等机构的权威专家作为申遗专家顾问团,充分挖掘施秉喀斯特的科学价值,提炼符合世界自然遗产的价值标准,开展了相关技术支撑材料的编写和准备工作。同时,通过广泛宣传,使申遗工作家喻户晓,并于今年4月举行了喀斯特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动员大会。

  施秉县委宣传部长刘昌文告诉记者,由于宣传、产业结构调整等各项工作扎实到位,让群众意识到了申遗其实是保护他们自身的利益,自申遗在施秉启动以来,全县没有发生一起有关申遗上访的事例。

  据介绍,在顺利完成今年8月份IUCN专家的实地考察接待工作后,施秉县申遗的下一步工作将在巩固成果的同时,规范和提升景区管理水平,并做好相关技术资料的补充工作,加大宣传力度,积极扩大“施秉喀斯特”品牌影响力。

责任编辑:陈合敏【收藏】
上一篇:施秉县计生“两户”学子喜获“金榜提名奖”12万元
下一篇:全州财政工作镇远片区三季度调度会在施秉县召开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