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仪式
继“云南石林、贵州荔波和重庆武隆喀斯特”组成的“中国南方喀斯特”2007年获世界自然遗产称号后,2013年经国务院签署同意贵州施秉并列与重庆金佛山、广西桂林及广西环江喀斯特联合申报“中国南方喀斯特”第二期世界自然遗产项目。
欢迎现场
8月24日至27日,来自新西兰与韩国的(IUCN)世界自然遗产保护联盟的两位专家,对施秉喀斯特“申遗”工作进行实地考察评估。对此,按照省、州、县的统一安排部署,施秉县公安交警大队全警动员,注重安保细节,圆满完成了施秉喀斯特“申遗”实地考察评估工作期间的道路 交通安全安保工作,受到了考察专家好评。
交警风采
此次施秉喀斯特“申遗”实地考察评估工作时间长(历时4天)、战线长、点多面广、行车路线复杂、道路状况差,共涉及3个景区、8个村寨、50多个考察点。为保障景区、公路沿线、村寨等路线的绝对安全畅通,确保专家实地考评工作顺利进行,施秉交警大队按照“高度重视、超前安排、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注重细节、严格措施、狠抓落实、确保畅通”的原则,做实提名地考察沿途线路的道路交通管控工作。
交警风采
(IUCN)世界自然遗产保护联盟的两位专家分别来自新西兰与韩国,施秉交警大队结合两位专家的道路交通习惯,改变以往实行强制交通管制、警车开道、警笛喊话让行以及逆向、横穿道路等传统安保管控措施,按照“面上少见警、秩序绝对好”的内紧外松原则,以不封路、不净道、不闪警灯、不鸣警笛、不喊话、不扰民等模范遵章守法进行。为此,施秉交警大队提前将专家途经路线、车辆停靠点、专家上下车位置以及提名地周边道路交通进行勘察论证,综合分析途经线路的道路状况、交通特点和规律等,科学整合警力,并将宣传动员纳入重要工作措施,提前深入沿线村寨进行宣传动员,号召全民文明交通,以实际行动支持“申遗”工作,确保提名地周边及沿途道路安全、畅通、有序。
整个考察评估活动中,专家所途经道路未出现一起不良交通行为,未发生一起交通事故,全线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有序。考察中,多位考察专家对提名地周边的交通环境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赞赏。施秉喀斯特申报世界自然遗产考察评估道路交通安全保卫工作圆满完成。(舒秀锋 杨子林)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