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西江苗寨1000余栋木质吊脚楼的消防安全与它的义务消防员们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3-05-27 11:27:15  来源:  

 

  提起贵州雷山西江镇千户苗寨,很多人眼前都会闪现这样壮观的画面:千余幢蔚为壮观的吊脚楼依山而建,鳞次栉比;到了傍晚仿若满天星空,星光灿烂。西江千户苗寨处处闪烁着苗族文化原生态的独特魅力和艺术光彩,素有“梦中的桃花园”和“看西江而知天下苗寨”的美誉。著名人士余秋雨先生到西江后,感叹留下“用美丽回答一切”的赞语。

  然而,就是在这些浓郁、独特的民族风情后面,却隐藏着大量不容忽视的消防安全问题。由于西江群众聚族而居、靠山筑屋,木质结构的房屋密集;加之用火方式落后,多数群众还沿用以木材、木炭和柴草为主的“老虎灶”及火桶、火盆烘烤食物和取暖,稍有不慎就会引发火灾。

  这样,许多苗族村寨一旦发生火灾,火势蔓延快,极易导致“火烧连营”,一户失火,全寨遭殃。“辛辛苦苦几十年,一把火烧回解放前”,“烧了一个寨,毁了一片林,苦了几代人”,便是对农村木质楼火灾后果的真实描述。

  为了建立牢固的“防火墙”,使村民远离“火魔”,2005年,西江千户苗寨当地村民自发组成了义务消防队。义务消防队共18人,组长为杨显明。成立七年来,在这支特殊的消防队日夜守护下,美丽的西江苗寨至今没有发生过一起重大火灾。

 

图为64岁的宋国昌老人走在西江游方街鸣锣喊寨,提醒村民和游客安全用火,防止火灾
图为64岁的宋国昌老人走在西江游方街鸣锣喊寨,提醒村民和游客安全用火,防止火灾

  夏季的到来,天干物燥,气温高,正是防火的关键季节。西江义务消防队的队长杨显明和他的队员们又开始忙碌起来。检查每一个消防栓、防火塘、举行防火技能培训,挨家挨户和村民们宣传防火常识,老杨和他的队员们走村串寨巡防成了必须完成的日常工作。

  “我们现在全寨有164个消防栓,每个消防栓覆盖10多户以上,一般一出火警,我们义务消防队员必须在两分钟之内一定要赶到现场。”义务消防队队长杨显明说。

  近年来因为西江苗寨旅游热,带动了与日俱增的游客量,加上当地村民消防安全意识的淡薄,以及苗寨建筑物特有的木结构房屋,这些都给消防带来了不小的火灾隐患。针对不同的季节特点,老杨都会让每一个队员熟练掌握各种新老消防设备,并且还经常与西江苗寨驻守的专业消防队进行联合演练,以备一旦遇到火警能迅速有效地处理。

图为西江义务消防队在进行消防演练
图为西江义务消防队在进行消防演练

  “老杨,你和你的队友们七年来,没有领取一分钱工资,是什么精神支撑你们?”

  “第一精神支撑是我们目睹了1971年12月25日凌晨西江苗寨发生的那场大火,那场火烧去了300多户人家。那天,整个西江一片混乱,哭声、喊声、救火声、求救声、牛叫声、猪叫声响遍整个山谷,那情景真是惨不忍睹。正是那样的痛让我们决定成立义务消防队,我们不想西江再发生那样的火灾。现在我们搞宣传,第一宣传就是把当年的火灾录像一家一家地放给他们看,我们首先要震撼他们的心灵,让他们看到火灾发生后的严重性,让他们从心里认识到防火的重要性。第二就是我们想通过义务这种形式,让更多的人受到感染,以加入到我们队伍中来,我们的目标是每家每户人人都是义务消防员。那时我们的队伍就可以撤了。”

  正是老杨和他的队员们的坚持,许多当初对消防意识淡薄的村民如今也转变了思想观念。

  “以前我们不太重视防火,现在通过他们消防员的宣传,我们认识了防火的重要性,我更高兴的是我们会用了消防栓、灭火器及相关科学用火方法。” 西江村民董洪琴说。

  老杨和他的队员们把守护西江苗寨当做自己的一份责任和义务,他们面对眼前这个世代居住的古老村寨,希望她的美丽能够永远保存下去。(李雪 张希才)

责任编辑:耀启铭【收藏】
上一篇: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司刘晓菊副司长到雷山调研
下一篇:雷山启动流通环节乳制品食用油整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