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首页 > 财经 > 正文

多家银行核查账户真实性 虚假账户将被冻结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3-03-11 11:52:08  来源:新京报  



  【便民贴士】

  4类合法账户易被“误伤”

  此次银行核查个人账户信息主要针对各类虚假、匿名账户,但是市民那些“没怎么动过”的合法个人账户也可能因此被“误伤”。

  以下4种情况,市民不妨带上本人开户身份证去银行跑一趟,以免因暂停服务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007年6月30日前办理的工资卡。

  ●2007年6月30日前办理的定存账户。

  ●2007年6月30日前办理的房贷卡。

  ●特别要注意的是,对于2007年6月30日之前就是用身份证开户的客户,若之后曾经用身份证在银行办理过业务,银行就已经对其进行过身份核查,不会受到此次核查的影响。但如果多次去过银行,但一直未出示过身份证办理业务的,还需要去银行核实一遍。

  ■ 市民说

  “手上银行卡多

  一一核实太麻烦”

  武汉的陈女士昨日向新京报记者表示,自己的工资卡是工商银行的,早在2005年左右就已经开通了,因为自己将该卡用于工资的储蓄,因此除了偶尔在ATM机上自助取款之外,不曾到柜台开通过网银等其他业务,也就没有使用过身份证件。

  得知银行这一新规或将使自己的账户遭遇被冻结的不便,陈女士表示将尽快去银行进行“身份核实”,但她同时表示不解:“办卡的时候也是我自己的身份证办理的,当时也是核实过的,为什么现在又要核实?”

  北京市民田女士表示,自己同时持有并使用数家银行的银行卡。“至于哪张卡在07年之后用过身份证,就想不起来了,应该都用过,但也可能有遗漏的。”

  另外几位银行卡用户也表达了类似的困扰:2007年至今已有6年,而自己名下的银行卡也不止一张。这6年间,哪张卡用身份证办过业务,哪张卡没有用身份证办过业务,并非都能记清楚。

  “这个消息要是真的,那我就只有拿着身份证去每张卡的所属银行都核实一遍了”一位河南郑州市民告诉记者。

  ■ 背景

  两试点地区均查出假账户

  2010年3月至12月,央行在湖南株洲市、山西忻州市开展了存量个人人民币银行存款账户相关公民身份信息真实性核实试点。通过组织开展存量个人银行账户身份信息真实性核实试点工作,使各金融机构及时发现并清理了一批匿名、假名账户。

  据报道,截至2010年底,在试点的株洲市完成核查397.057万户,核实322.966万户,核实率为81.34%。未经核实的约19%的账户里主要有三类:一是账户户主找不到人,有的存款人没有登记身份信息;二是“睡眠”账户,即零余额账户、小余额账户;三是虚假账户、匿名账户。

  另一个试点地区——山西忻州全市公民身份信息真实的749.71万户,占全部账户数的79.45%;虚假、匿名的3.41万户,占全部账户数的0.365%;无法核实的190.45万户,占全部账户数的20.18%。
 

责任编辑:谢星【收藏】
上一篇: 分析师:黄金价格料会在本周逐步反弹
下一篇:农村家庭倾向于多生孩子:缺医疗和养老保障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