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台江县“造血式”扶贫激活农村经济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2-09-18 17:55:27  来源:  

  

  “这几年我把自己的6多亩农田全部投下了鱼苗,坝子田又养鱼又种稻,效益双倍,每亩利润可达5000元以上,6亩田仅稻田养鱼收入就达到了4万余元。”排羊乡展里村二组村民顾志斌高兴地说。眼下展里村的村民正忙着下田捉田鱼,田坎边站满了前来抢购的商客,把农民们给忙坏了。这是台江县开展扶贫开发中实施稻田养鱼项目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台江县始终把扶贫开发作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工作和突破口来抓,本着“政府引导、群众参与、资金到村、项目到户”的原则,不断创新扶贫机制,扶贫工作从“输血型”扶持向“造血式”扶持转变,多措施、全方位推动扶贫工作,打造出金银首饰、民族刺绣、稻田养鱼、绿茶、金银花种植等“名优特”产品,努力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扶贫之路。

  “变送为引”,在产业发展上“造血”。针对贫困群众发展缺资金,致富缺门路和贫困村产业发展“短腿”的问题,扶贫部门按照扶贫工作要求,大力实施“龙头企业带动、信贷扶贫推动、互助资金促动、产业园区拉动”的四轮驱动机制,引导农民积极发展“稻田养鱼、金银花种植、民族刺绣、金银首饰加工、经济果木”等产业,打造出一批“造血式”扶贫产业带。通过产业扶贫资金扶持贫困户发展种养殖等优势特色产业,实现户户有增收项目,村村有支柱产业。近三年来,全县新增绿茶基地种植面积2000亩、稻田养鱼基地1500亩、大棚蔬菜种植85亩、金银花产业2990亩、苗族刺绣专业户31户、银饰加工专业户55户、枇杷种植5000个、核桃种植7500亩等,扶持发展畜禽养殖基地3个。

  “增强功能”,在基础设施上“造血”。 在扶贫攻坚过程中,该县扶贫部门采取“资源整合,连片开发”的办法,以贫困片区为平台,整合专项扶贫以及交通、水利、发改、教育等行业部门资源,变“散打”为“合力”攻坚。通过修桥铺路、危房改造、人饮工程等项目,解决了4万多名山区群众的行路、居住、饮水、就医等困难,从而达到为“造血”的目的。据了解,自去年启动实施扶贫工作以来,该县投入各类扶贫资金7000多万元,共建各类农村基础设施项目600多项,其中,完成156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成通乡油路135公里、通村公路457公里,完成烂塘等5座病险水库治理,农村人均有效灌溉面积达到0.37亩,解决了8.8万人饮水困难,新建沼气池158口;完成156个村(居)分别设立了党务政务便民利民综合服务站,农村基础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智力扶贫”,在农民技能上“造血”。在扶贫攻坚中,台江县注重智力扶贫,将贫困村的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素质作为扶贫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大力实施针对性的农业实用技能培训,使其掌握1-2门农业实用技术,切实增强贫困群众自我“造血”能力。近日,县扶贫办采取企业+培训+就业“三位一体”形式,组织贫困群众到华阳电光源有限公司、华凯光电源有限公司车间等企业和产业基地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接受培训的人员现已成为华阳电光有限公司、华凯光电源有限公司、风月大酒店、金红阳山庄等企业第一批技能员工。今年以来,该县先后组织农民工到企业、基地举行了培训6期200余人次,有效地解决了200余名青壮年农民就业、创业难问题,并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结亲联婚”,在帮扶活动上“造血”。“干部下基层活动开展得好,从我们村出去工作的党员领导干部又回乡来帮扶我们,帮助我们完善路面硬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备电脑办公设备”。谈到村里的变化时,排羊乡排羊村党支部书记熊庭付感慨万分。

  为进一步增强了农村扶贫效果,台江县创新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党员干部结对扶贫制度,明确了全县副科级以上的领导干部回原出生地村寨开展帮扶。在扶贫活动中,该县采取“一帮一”、“多帮一”、“一帮多”等方式,组织领导干部与贫困农户结成帮扶对子,结合贫困程度的不同,分门别类地进行“对症下药”式帮扶,增强了扶贫工作的针对性。到目前,我县共有200余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主动与200余农户结成了帮扶对子,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困难资金达200余万元,兴办惠民实事1100余件,为农民群众送致富信息3500多条,受到了基层群众的广泛好评。(台江县扶贫办 毛光福)


责任编辑:gongxiuxiang【收藏】
上一篇:台江县扶贫办“优、准、实”三字经抓好培训转移
下一篇:台江县启动第二轮招商引资、项目推进“百日竞赛”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