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台江县扶贫办把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作为富裕农民的重要工作来抓,采取“优、准、实”三措施,有力推动抓好培训转移工作,不断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今年以来,全县共完成银饰刺绣培训2期215人、微型企业人员培训1期68人、扶贫产业化培训9期954人、“三位一体”培训2期200人,实现转移就业268人。
“优”字上选定培训机构。针对过去该县存在师资力量薄弱、培训内容没有针对性、培训时间没保证等问题,县扶贫办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工作模式,采取委托培训机构进行培训的方式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培训。在选定培训机构中,为达到择优的目的,我办认真细致地考核了培训机构的培训师资、设备、培训理念和特色、订单提供、培训课时等各个方面要素,最终选定并委托了台江县农广校、台江金祝苗族服饰制作培训中心、台江县苗族刺绣艺术学校三所实力强的培训机构负责开展培训。
“准”字上确定培训对象。在选准培训对象中,台江县扶贫办严格要求各培训机构开展培训服务的对象必须是身体健康,有劳动意愿,一年内常住8个月以上,重点是微型企业业主或技术人员、产业覆盖区的村寨并已有一定产业技术的贫困人口,年龄在16至50岁之间的农村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瞄准服务对象这一机制,既确保所参训人员尽快掌握知识,做到培训一批可转移就业一批,又解决了以往培训中受训人员为了混伙食补助或年龄偏高偏小而又无劳动能力和劳动意愿的情况,大大提高了培训效果。
“实”字上优化培训形式。台江县扶贫办在今年开展的各类培训中,根据订单技能、产业技能等要求,采取集中授课、示范操作、远程教育、测试等方式进行,实实在在的抓好培训,让受训人员较快掌握所培训的技能,基本掌握了1-2门致富技术。在开展银饰刺绣培训中,为提高培训效果,培训机构还聘请了民间工艺美术师和参加多彩贵州“两赛一会”获奖的民间艺人作为指导老师进行传授,为该县开展旅游产业、种养产业打下了基础。(毛光福 李建龙)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