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旅游基础设施极大改善。十六大以来,镇远累计投入10多亿元,改善全县旅游基础设施,实施了石屏山历史街区整治工程、古民居古巷道风貌整治、古城沿河沿街立面改造等古城保护开发重点项目,实施了城市景观灯饰亮化,开发了“古城水上游”等旅游体验项目,极大改善了古城风貌。镇远为贵州东大门,地处要冲,交通条件优越,境内交通网络十分发达,湘黔铁路、玉凯高速公路穿境而过。2010年,施秉至青溪二级公路贯通,县境内新增或改、扩建了多条通乡、通村公路,进一步改善了交通条件。为“自驾游”者提供了便利,适应了当前“自驾游”日渐升温的潮流。
二是旅游宣传营销取得明显成效。一曲《美丽镇远》唱响大江南北,使镇远声名远播,这是镇远县在旅游宣传营销中的神来之笔。近年来,围绕“美丽镇远”主题,通过电视、报纸、网络、车载影视等多种方式,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全方位、高密度、立体化的宣传。2009年、2010年、2011年和2012年,连续举办了全国性的旅游文化艺术节、民族运动火炬传递、龙舟赛等大型活动,引起了国内外高度关注,产生了极强的宣传效应。这一系列宣传工作的成功开展,使“美丽镇远”这块旅游行业的金字招牌越发金光闪闪。
三是旅游接待能力大幅提升。目前,镇远县城有各类旅游服务服务企业700余家,其中有旅游公司6家,旅游运输车队5个,旅行社及分社32家,旅游咨询服务中心3个,旅游餐饮店136家,宾馆、旅社、民居客栈、农家乐451家,旅游商品专卖店78家。旅游直接从业人员2500余人,间接从业人员15000余人。这些商家、从业人员均有多年从业经验,有能力为游客提供周到、优质的服务。
四是旅游服务水平不断提高。镇远旅游业,不仅仅立足于吸引游客到镇远观光,更注重于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娱等多元化的服务,使游客能够在镇远住下来,并在镇远生活期间获得美好的体验和记忆。为此,专门制定了《镇远古城旅游服务综合标准化体系》,以此规范旅游行业从业人员以及旅游服务企业的行为,提高全县旅游业整体服务水平,不断优化游客的旅游体验。
五是旅游业经济效益日益突显。2006年,镇远县接待中外游客34.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0.61亿元;到今年,仅前十个月,接待中外游客399.77万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7.81亿元,这是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在快速增长的数字背后,是镇远旅游业从单纯的观光游览型转变为综合体验型的实质性提升,是镇远人民越过越红火的日子,以及镇远政府越来越多的财政收入。由于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迅速壮大,镇远县的产业结构也因此得到优化,第一、二、三产业产值分别从2006年的3.67亿元、3.88亿元、4.5亿元上升到2010年的6.43亿元、10.28亿元、7.88亿元,在产值大幅增长的同时,产业结构由“一、二、三型”转变成了“二三一型”。产业结构的优化,为镇远经济社会的更好更快发展铺平了道路。(刘开桃 文 徐世钊 图)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