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内21个城市消委会联合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根据今年3月发布的《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开展了汽车室内空气质量比较试验活动,并发布《汽车室内空气质量比较试验报告》。据悉,本次比较试验活动共检测了25个汽车品牌(包括进口品牌)的43个车型,几乎囊括了目前车市中从低端到高端的主流车型。比较试验结果显示,43个车型的8种挥发性有机物达标率为93.02%,车内空气质量状况总体较好,被检测出的车内挥发有机物大多为甲醛和乙醛,而苯类挥发物几乎检测不出来。
总体合格率达到93.02%
据了解,此次活动是3月1日《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出台之后,国内首次开展的大规模汽车室内空气质量比较试验活动,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国内汽车室内空气质量状况。
而为确保活动的客观公正性,此次比较试验用车均是通过公开征集、由消费者自行提供的2个月以内的新车,并符合《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的相关要求。试验方法完全依据《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采样测定方法》的规定进行,检测时要求受检车辆放置在恒温、恒湿、静风、洁净空气环境中,车辆处于静止状态,车辆门、窗和乘员舱进风口风门均处于关闭状态,发动机和空调等设备不工作。
试验结果显示,市场在售的乘用车车内空气质量状况总体较好,在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甲醛、乙醛、丙烯醛等8种常见车内挥发性有机物的浓度指标测试中,虽然都检测出了甲醛和乙醛,但都在国家标准要求的浓度范围之内,且其他六项挥发性有机物几乎都检测不出来,达标率为93.02%。
其中,沃尔沃S60、一汽丰田RAV4表现最佳,沃尔沃S60的甲醛浓度值只有0.014 mg/m3,是所有被检车型中浓度最低的;一汽丰田RAV4的甲醛浓度值为0.017 mg/m3,紧随沃尔沃S60其后。即便首次试验不过关的3款车型,经过复检后均符合了车内空气质量符合标准。
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的专家表示,这结果主要是因为《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出台之后,汽车生产厂家对这8项物质进行了严格控制;另外,苯类物质相较醛类物质更容易挥发,此次检测都是在用车,车辆行驶一段时间后,苯类挥发物因不断释放而有所减轻。
韩系车表现突出
据了解,此次受检车型按车系来分类,欧系受检车型最多,有16款,占比为37.21%;日系受检车型有11款紧随其后,占比为25.58%;自主品牌有6款,占比13.95%;韩系和美系受检车型各为5款,分别占比11.63%。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