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在岑巩县各乡镇看到,当地村民在该县各种项目带动下忙得不亦乐乎。“我今年种了10亩楠竹,太忙了,但忙得很开心,累得值得!”思阳镇马坡村返乡农民工杨政启笑眯眯地说。
在思阳镇铜古田村1400亩竹园中,正在忙着取母竹的该村代家坡组返乡农民工张发云乐滋滋地告诉笔者,“1.5元挖一棵母竹,我昨天挖了70棵,在家一天也可以拿到百多块,不比在外打工差。”
据悉,该县为了做大做强楠竹产业,苗圃统一实行由政府采购,林业部门验收合格后,给予林农每亩100元钱的务工补贴,并免费为林农提供每亩100斤磷肥的肥料补助,首批免费供应的19吨肥料已全部分发施放完毕。同时,该县为使施工进度不同的农户打坑施肥植苗三不误,力争达到种植一株成活一株的效果。该县思旸等乡镇还实行了 “一把手”负责制,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驻村项目工作组,负责每天进村查看进度、检查质量、调度肥料和竹苗。该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思阳镇党委书记近一段时间以来,来回奔忙与思阳镇各村寨,为广大村民讲授发展楠竹产业的优惠政策和致富之道,成了广大村民心中的“楠竹种植专家”和“技术老师”。
“今天培训的内容通俗易懂,操作形象具体,让我学到了非常实用的技术, 特别是听了思旸镇党委书记龙世勇关于浙江安吉人民靠楠竹制品过上小康生活、上级部门又有优惠政策后,我更加有了信心,不仅自己要种,还要发动大家一起种。”思旸镇大榕村种植户蒋世琼激动地说。
去冬今春,该县计划实现楠竹种植面积3000亩,目前已完成了2000亩。剩下的1000亩已经打好了1m*1m*0.6m的标准坑7500余个,首批母竹2000株正在该县思旸镇铜鼓田村代家坡竹园紧张有序取苗过程中。
(杨政权 陈腊梅)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