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讯 (李晓赟 龙章乾)2010年10月21日至11月29日,锦屏县人民政府组织公安、安监、国土、电力等多家部门,对铜鼓镇雷打坡废旧金矿区内存在安全隐患但仍有非法开采迹象的废旧黄金矿山进行整治。整治行动共回填矿洞201口,拆除工棚7栋,砸毁采金动力设备3台,箍毁采金摇床3台。
据了解,自铜鼓镇雷打坡发现微细粒型号黄金矿藏资源以来,该区域曾作为主矿脉带进行过大规模无组织开采,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为最高潮,采矿人数达万人以上。随着开采资源日渐委缩,雷打坡矿区虽已废弃多年,但非法开采仍然不绝,近段时间以来,非法采矿现象死灰复燃,私人开采黄金成风,天柱、榕江县及铜鼓镇内外私人资金技术的大量涌入,雷打坡矿区进入新一轮盗采高潮,铜鼓镇花桥村、敦寨镇山洞村等矿区附近个别村民把在矿山淘金作为增收致富的门路之一,非法偷矿乱挖乱采、非法洗矿提炼成了他们的主业,扰乱了矿山开采秩序。到目前,雷打坡矿区内大大小小各种简易的浸泡池、贵液池星罗棋布,废弃矿渣随处乱倒,易引发泥石流;不同规则大小的矿洞遍布整个山区,各个矿洞内乱石林立,极易发生坠石伤人和塌方事故。这些无证非法盗矿淘金行为,严重的扰乱了矿产资源管理秩序,也带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针对此乱象,锦屏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组织了公安、安监、国土、电力等部门参加的矿山整治联合行动组,重点对该片区仍存在的非法开采现象进行专项整治,铜鼓镇人民政府负责实施,在实施填封行动前通过村村通广播播放整顿公告、进村贴发通告进行宣传等形式,加深附近群众对整治行动的了解和理解。在一个多月的整治行动中,整治队伍捣毁了矿区内的所有浸泡池、贵液池,对矿洞进行了填埋、拆除矿区内非法搭建的工棚和洗矿设施设备。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