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老茶树焕发新活力,黄平马场老树茶园通了产业路!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21-04-09 13:40:37  来源:黔东南微讯  

  草长莺飞二月天,清明时节采茶忙。

  行走在苗岭山脉余脉隆起的海拔 1200 多米尧上产业公路,放眼望去,黄平县重安镇马场老树茶园一片生机,满园碧翠,几十名采茶民工点缀着绿波起伏的茶垄。

  " 这些茶树已经有 50 多年树龄了,这茶园一年近百天时间被云雾罩着,长出来的茶叶非常好!" 年近 60 岁的马场村茶业合作社负责人黄寿礼见证了老茶树的沧桑。

  马场老树茶园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人民公社时期开垦种植的,八十年代承包到户,由于交通不便成了无人管理的荒芜茶园。" 两年前,尧上产业公路修通后,村合作社打理了杂草丛生的茶园,变废为宝,为我们老百姓带来务工就业的好处。" 正在采茶的杨正珍老人说,往年老人在家无聊闲着,今年老茶园有茶采了,采茶的大多是寨上的妇女,有说有笑,一天又有 70 多元的收入,老人十分乐意。

  马场是贵州的古驿站,种茶历史悠久。" 马场茶,自然生长、不施化肥,属于高山生态茶,精选清明前后的一芽一叶,传统工艺制作,保证了茶叶的浓香,明清时期曾列为贡品,目前在黄平县声誉仍然很高,市场供不应求。" 黄寿礼情有独钟地说。

  马场村支书程泰元介绍:2019 年,尧上产业公路修通后,村里为了承接脱贫攻坚项目,组建了茶业专业合作社,让荒废的茶园重获新生。如今,合作社拥有 120 多亩老茶树、80 多亩的新茶园,年产值达 20 多万元,带动贫困户 30 户 120 余人脱贫。

责任编辑:吴如贵【收藏】
上一篇:黄平:开展侨务知识培训提升为侨服务能力
下一篇:最后一页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