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台江县:“街长制”探索城市精细化管理新路径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20-09-18 09:49:14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本网讯 近年来台江县按照“全覆盖、精细化、精准化、长效化”的管理思路,坚持“精细管理、服务群众”的工作原则,围绕城市“净化、序化、美化、量化”的管理目标,为进一步创新管理模式,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全面实行城市管理“街长制”,为把精细化管理责任落实到“最后一米”、“最后一人”,推进城市管理工作落小、落细、落实、落地,全面打造“洁序净美”的市容环境,助力美丽台江城市建设。

  2018年8月28日,台江县正式印发《台江县“最美家乡·爱我台江” 文明创建活动实施方案》,提出在城区每条道路设立街长,实施街长负责制,街长通过定期检查,发现和掌握所负责道路及两侧楼院城市管理问题,督促协调作业养护部门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落实精细化管理责任。

  压实责任,县级领导任“街长”

  由县委常委县领导任“街长”,县直职能部门主要领导任“段长”,在“街长”的领导下,“段长”对责任路段的街道超店经营、占道经营、乱搭乱建、排烟排污等问题实施全面综合管理,推进城市管理工作,进一步实现文明规范、整洁有序、精致精美的城市面貌。

  同时,台江县结合工作实际,县城按照“一街一长、分段管理、整体提升”,村寨按照“十户一体”的工作思路,为县城主干道配备“街长”、村寨选出“户长”,将城市管理、村寨治理延伸到小街小巷村头村尾。

  当前,“街长制”已在县城区全面铺开,各街道、社区和城中村全部实现网格化管理。

  据悉,“街长制”“十户一体”集中了台江县原来散乱、琐碎的城市管理、农村治理模式,使辖区内的日常巡查整治工作更加扎实、精细。监管部门采取随机实地查看、查阅日志等形式对每个网格区域进行严格监督考核,确保城市管理规范、乡村治理高效运作。

  街长包干,解决“没人管”和“多头管”

  以往,在城市管理工作中,在街道与街道的管理交叉或重叠区域,难免出现责任划分不清的情况,例如哪条小路上的卫生死角该由哪一方清理等问题,自从有了“街长制”,每条街道都有街长专门负责,乱停车、乱堆垃圾等问题都能找街长解决,城市管理的死角也越来越少,精细化管理标准也可落实到最后一米。

  “街长制”最具进步意义的一点是集合多种资源,调动群众积极性,引导更多居民参与其中,让社区治理发展变得不只是政府一家的事,而是政府主导居民主要参与共同治理。

  2018年秀眉社区自实施“街长制”以来,管理机制得到进一步改善,大街小巷的环境卫生得到良好转变,处置问题的速度、质量大幅度提升,群众开始习惯直接通过“街长”“段长”反馈问题寻求解决办法,真正实现了发现问题在基层、化解在初期的目的,有效减少了群众通过县、街道办事处、社区等部门反映问题后从上至下的流转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街长制”受到了市民群众的一致认可。

  问题导向,建立健全街长工作调度机制

  为了推进 “街长制”工作落实,台江县建立了定期报送制度和简报制度及典型培育制度,通过排行榜、典型案例等方式,协调调度社区工作推进。县文明办下发整改专报9期,充分发挥专报宣传调度作用,一批广告牌匾、违章建筑、游商浮贩、杂物占道等问题在相关部门的联动下第一时间得到了解决,取得了良好实效。

  近年来,台江县把县城每条街划分若干条小巷,在“街长”的领导下,“段长”对路段负责,形成了一级对一级负责的街道管理体系,实现信息化、网络化管理无缝隙、全覆盖,确保“街街有人看、户户有人管”。

  “街长制”作为城市管理领域的一项创新制度,在目前推行的短短三年的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问题,在工作开展和落实上还需要不断健全完善。目前,台江县街长基本都是兼职,还需要逐步转变角色认知,树立“街长”责任意识,切实领会“街长制”工作内涵,转变街长工作只是上街拍拍照、传传照片的认识,强化街长着力解决问题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共同推进街长制工作步入正轨。下一步,台江县将全力落实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会同县人大加强制度建设,建立一整套规范有效地运行机制,包括监督检查机制、问题发现解决机制、市民群众参与机制、典型宣传培树机制等等,打造具有台江特色的街长制工作模式,助力美丽台江建设。(张强)

责任编辑:吴如贵【收藏】
上一篇:台江“两兄弟”因3万元借款反目成仇,最终“闹上法院”
下一篇:2020年贵州省乡镇综合文化站(黔东南州第二期)站长培训班在台江举办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