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上山采回毒蘑菇 息烽母子俩煮食后双双中毒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8-07-09 07:50:00  来源:贵州都市报   

  调查小组在医院向患者了解采食野生菌及发病情况

  剧毒鹅膏菌样本

  7月3日晚,贵阳市疾控中心公卫科接到息烽县疾控中心报告:息烽县发生一起疑似食用野生菌中毒事件,涉及人数2人。

  接到报告后,贵阳市疾控中心公卫科迅速将此次事件中采集的野生菌图片传给省疾控中心野生菌中毒处置专家周亚娟,经周亚娟及中国疾控中心野生菌专家共同辨认发现,所采集的野生菌中疑似有剧毒鹅膏菌类。

  母子俩食用野生菌中毒

  据了解,患者为息烽县石硐镇某村46岁村民朱某及其69岁的母亲苏某。朱某有采摘野生菌食用的爱好。

  朱某回忆,7月1日下午,他于居住地附近的白虎山上采摘野生菌,包含认识的紫花菌、土冻菌、苏麻菌3种,另外3朵白色野生菌不认识,所采摘的6种野生菌共计约2000g。随后带回家中加工处理,加入盐、味精、葱、糟辣椒、大蒜等调料加水煮约1小时后,于当晚19点左右和母亲共同食用,两人食用过程中均未喝汤。

  据朱某自述,在食用过程中觉得白色不知名的野生菌吃起来有点苦,于是母子二人均未继续进食,并将还剩下近一半的残余野生菌倒在路边地里。母子二人共进食所采集野生菌数量约一半,其中,母亲进食以紫花菌、乔巴菌、苏麻菌为主,占进食量三分之一,余三分之二为朱某所食用。

  不料,进食约半小时后,母亲苏某随即出现腹痛伴严重腹泻症状,为水样便,无呕吐现象,因觉得事情不大,就没有及时就诊。而朱某7月2日上午10点出现以严重腹泻为主伴呕吐症状,大便为水样便,无腹痛症状。

  7月2日19时,朱某来到息烽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就诊,随后转入消化内科治疗,母亲苏某7月3日上午进入息烽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进行治疗。

  “毒蘑菇”可能为剧毒鹅膏菌

  7月4日,省市疾控部门组成调查组赶赴医院进行调查。

  通过询问患者采集、制作、食用野生菌情况及患者临床表现,周亚娟提出:“患者采食野生菌中白色不知名野生菌极可能为剧毒鹅膏类野生菌,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结果及过往毒蕈中毒处置经验,患者目前可能处于假愈期。”

  为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周亚娟建议立即请求贵州省人民医院专家进行会诊,必要时将患者转至省医进行治疗,并密切关注患者肝肾功能变化情况。

  大蒜煮蘑菇“测毒”不靠谱

  随后,调查小组还赶赴息烽县石硐镇患者采食野生菌所在地采集野生菌样本。

  据悉,本次共采集野生菌标本10份,其中包括患者朱某所食用的野生菌中5种(除一种未发现)。本次所采集的野生菌样本被及时送至贵州省疾控中心,由省疾控中心与中国疾控中心进行接洽,进行形态学鉴定及分子分型,鉴定完毕后再将鉴定结果反馈至贵阳市疾控中心。

  周亚娟表示,民间传言鉴别毒蘑菇的偏方就是把蘑菇跟大蒜一起煮,大蒜变黑就是有毒,没变黑就是没毒,这种鉴别方法是不科学的。“我们曾经用剧毒的蘑菇煮大蒜,毒蘑菇并没有变色。”她强调,在几乎所有的蘑菇中毒事件中,中毒者都是加大蒜煮蘑菇的,也是因为大蒜没有变色他们才放心的吃。结果发生了悲剧。

  在此,她提醒广大市民,近日我省连续大雨,野生蘑菇生长迅速,为了自身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请不要购买和采摘自己不熟悉的菌类食用,尤其是颜色鲜艳的野生菌。

  相关链接

  剧毒鹅膏菌又称绿帽菌、鬼笔鹅膏、蒜叶菌、高把菌、毒伞。在国外被称为“死亡帽”。子实体一般中等大。菌盖表面光滑,菌盖初期近卵圆形至钟形,表面灰褐绿色、烟灰褐色至暗绿灰色。菌肉白色。夏秋季在阔叶林中地上单生或群生。

  此菌有剧毒,其中菌体幼小时毒性更大。该菌含有毒肽和毒伞肽两大类毒素。中毒后潜伏期长达24小时左右。中毒死亡率高达50%以上。


责任编辑:吴如贵【收藏】
上一篇:高考录取工作于7月8日开始了 今年计划招生38.99万人
下一篇:未经审批许可封路施工 施工单位被开万元罚单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