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施秉县全力实施营养改善计划 让农村孩子快乐就餐健康成长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4-02-17 16:58:19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施秉县自2012年3月实施营养改善计划以来,探索新机制、新路子,着力做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全面推行营养改善计划“贵州模式”,经过近两年的努力,效果明显,探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营养改善计划工作新路。

  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完善机构。成立了以县长任组长,分管财政副县长和分管教育的副县长任常务副组长,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和县教育局局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学生“营养计划”领导小组,全县各级领导经常下到乡镇学校实地调研分析,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科学可行的实施方案,出台了《施秉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实行包保责任制,严格执行上级政策和规定。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知晓率。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营养改善计划相关政策措施,并采用制作宣传橱窗张贴《食品卫生安全制度》等制度、利用校园黑板报定期公示工作开展情况等方式宣传政策、食品安全卫生知识和“营养计划”的实施成效,让学生“营养计划”这项惠民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加大食堂建设,配齐食堂设备设施。投入350余万元资金对全县学校食堂进行了新建和改扩建,投入80余万元为每所“营养计划”试点校食堂配送消毒柜和卧式冰柜,添置了留样柜、灭蝇灯、蔬菜架、菜篮子、橱柜、保温桶、灭蝇灯、装菜盒等设备,使学校食堂设备设施逐步得到完善,基本实现“校校有食堂,人人吃午餐”的目标,学校食堂全部自办自管,不对外承包,实行“零利润”为学生服务,让12700多名农村学生吃上了营养午餐,自2012年以来,共提供营养午餐307000余次。

  配齐食堂人员,保障计划顺利开展。为确保“营养改善计划”顺利实施,由县财政出资为全县中小学增配了200名食堂工勤人员,2013年,出资300多万元发放了食堂工勤人员工资。先后四次组织食堂工勤人员和学校校长、后勤管理人员进行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卫生和技能培训,提高工勤人员的工作技能和业务水平,增强责任意识,从根本上排除了食堂食品安全隐患,并按1:100的比例分配到各个学校食堂。

  加大食材管理,严把食品安全关。始终把食品安全放在第一位,从2012年6月1日起,各校食堂专用的食用油实行统招、统购、统配、统送。制定校园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相关制度,建立责任制,明确校长为第一责任人。与此同时,省、州、县政协委员莅临学校进行工作视察,保障工作顺利开展。县教育局、卫监局、各乡镇政府等部门定期到学校对学校食堂卫生情况进行督查。

  强化资金监管,确保资金安全落实。全县营养餐资金实行专款专用,自2012年以来,施秉县将国家下拨的1723万元营养改善计划资金全部用于学生就餐。学校实行月报制度,建立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名制数据库,要求各营养改善计划试点校认真采集学生信息,每月按时上报,学生就餐实行签字制,确保每生每天3元的资金落实到位。同时,规范制度,统一表册,规范操作、严格管理,让“营养计划”工作公开透明,在阳光下运作。

  因地制宜,创办县域工作特色。在全面打造营养改善计划“贵州模式”的同时,各校根据自身特色,拓宽工作思路,创新方法,力争特色。如马溪乡中心小学在给学生提供午餐的同时,还为学生准备了苹果、豆浆,全方位关注农村学生营养改善;甘溪乡望城小学建立生态园,既降低就餐成本,提高饮食质量,又丰富了学生课外活动内容,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此外,各学校在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同时,积极培养学生讲究卫生、爱惜粮食、普及食品安全卫生知识,有力促进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从小热爱劳动等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双管齐下,在实施寄宿生生活费补助上做“加法”。在原来享受寄宿生生活费补助的学生,在校期间还能继续享受营养改善计划政策。不将营养改善补助专项资金抵减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资金,原来享受寄宿制生活补助的学生,在纳入营养改善计划后,补助将达到小学生每天7元、初中生每天8元的标准。享受生活补助和营养改善膳食补助的学生群体有交叉,但不重合。

  加大力度,开拓创新,全面推进2014年工作。2014年,施秉县将按照“政策主导、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的原则,进一步探索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工作的新机制、新路子,将食品安全工作作为营养改善计划工作重点,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基础上稳步实施“营养改善计划”,进一步提高全县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改善健康水平,让农村孩子享受更多的实惠,切实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农村孩子的关怀。(王世才)

责任编辑:陈合敏【收藏】
上一篇:施秉山间“背篼电工”:每天10多小时上山下山
下一篇:2013年 施秉3.29亿元投入民生工程提升幸福指数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