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工作,不是单单搞对外宣传,对内宣传同等重要,对内宣传应该是对外宣传的基础,没有扎实的对内宣传,对外宣传也搞不好。我们今年的宣传工作,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内宣,一手抓外宣,特别在对内宣传上要有突破,我们要把党的群众路线和我县的惠民政策及时传达到各家各户,使之达到家喻户晓,这才是最重要的。”雷山县宣传部长韦通贤说。
说起雷山外宣,确实搞得不错,从2005年到2013年,连续9年被《贵州日报》、《黔东南日报》评为先进单位,仅2011—2014年3月,中央电视台到该县直播达28场,央视各频道播出新闻或专题达131次。
说起雷山内宣,相对外宣就弱了许多。目前雷山县有线电视网络仅实现全县9个乡镇全部光纤联网,电视用户仅覆盖13000户。现已开通有线电视的行政村42个,还有112个行政村没有开通。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如果老百姓都不及时了解本县的当日新闻,不及时了解本县的各种惠民政策,那如何谈搞产业调整,搞发展致富,搞摘帽脱贫。所以,我们宣传部门和电视台要加大对农村宣传的力度。”雷山县宣传部长韦通贤语重心长地说。
发现了问题,雷山宣传部说干就干。
创办手机报覆盖全县154个行政村
“哪一种方式更能让老百姓及时了解本县资讯?哪一种方式更能解决目前农村宣传的瓶颈?哪一种方式更能解决目前我县内宣的短板?”这几个问题,雷山宣传部的专题研讨就开展了3次。最后达成的一致意见是创办“雷山手机报”。
2013年3月8日,雷山县第一期雷山手机报出世了,为全县154个行政村的妇女和全县所有机关单位的妇女群众送去了“三八妇女节”的祝福。
雷山手机报,该县县委政府每年拿出6万元,为农村用户免费订购。
“你们是雷山手机报编辑部吗?感谢你们,我从你们3月15日发的手机报中的‘招工启事’找到了工作。”丹江镇王丽梅说。
与此同时,雷山县委宣传部为了更方便在外务工的农民工和在家的农户及时了解该县每日新闻及县里的各种方针政策,还开通了雷山手机报网络版。
与时俱进更注重网络时代下的网络宣传
网络时代的到来,雷山宣传部与时俱进,在宣传工作上不落伍。
2009年10月,雷山宣传部创办的全县对内对外宣传网站——“中国雷山网”上线,上线5年来,总浏览量达到了1.03亿次。
“我很喜欢中国雷山网,每天都要浏览一遍,看看我家乡的各种新闻。”在广东佛山打工的21岁李长往说。
在去年的1月1日,雷山县委宣传部在开展宣传“进农村”活动中了解到,有很多农民工想在网上看到雷山电视台的“每日新闻”。得知这一情况后,雷山县委宣传部及时与该县电视台联系,两家联合于1月3日在中国雷山网开通“雷山每日新闻”频道。开通以来,“雷山每日新闻”频道,每月的浏览量在7万次左右。今年,该县宣传部除了继续完善网络版“雷山新闻”外,还在继续深化,就是在打造雷山电视台的网络同步版。
搞好了网站,雷山宣传部还不知足,还开通了雷山官方微博“微雷山”,同时要求所有干部和工作人员开通了个人微博。
目前,“微雷山”粉丝2502人,平均每天发布5条以上微博。值得一提的是,“微雷山”在今年的3月做了一件大好事。
2月11日,雷山宣传部到麻料、控拜、乌高几个银匠村调研,当发现有很多留守儿童的衣服陈旧时,他们在微雷山发了一条捐献衣物倡议的图文并茂微博。微博发出后的第二天,就得到浙江宁波“本恩根”慈善发起人潘焕军的回应。
3月20日,“本恩根”慈善发起人潘焕军落地雷山分别到麻料、控拜、乌高、桥港4个村对贫困儿童信息进行核实,最后明确了35名儿童每人每年1200元的物资资助,也就是每个季度给每名贫困儿童购买一套衣服和鞋子袜子。在麻料,还给火灾受害户生活补助。
雷山官方微博“微雷山”开通取得了成功,个人开通的微博也不赖。该县宣传部外宣办主任李雪的个人微博,粉丝25万,月阅读量30万次以上,年阅读量超400万次,成为黔东南宣传系统的微博达人。
“我们雷山县,行政村都通了宽带,目前村开通宽带的用户基本上是村两委、村医务室、村小学,农户也有部分,村里的宽带接口基本满足村里农户的需要,目前的困难是农户的电脑普及还不是很高,我们下步想办法扩大农户用宽带的覆盖面。”县工信局工作人员李林说。
我们的目标是到2016年基本实现有线电视户户通无线广播村村通
“2014年,我县将投入4360万元加快小康讯建设,今年的雷山有线电视台将增加开通10个行政村,增加1000个以上用户,广播将覆盖50个行政村。”雷山县广播电视台负责人李灵说。
目前,雷山县委政府正在协调雷山县电视台、雷山移动公司、雷山联通公司、雷山电信公司4家整合资源,扩大对农村用户的各种信号覆盖。
“现在我们开展的很多工作得不到老百姓的理解,某种程度上,就是我们开展的宣传工作老百姓无法在本县电视台、广播电台、雷山网站等有效平台了解,造成信息闭塞,所以我们现在的宣传工作更应该加大对内的宣传。”雷山宣传部副部长潘国雄说。
惠民政策宣讲团入村窜寨
“不要去建砖房,不要去拆美人靠,老人留下的东西不要去搞破坏,老人留下来的习俗我们要传承,老人唱的歌不能丢……”这是雷山惠民政策宣讲团成员之一金花队的队员王闹里编的宣讲苗歌。
有了手机报、网站、电视台、广播等现代传播途经,雷山宣传部的内宣工作没有就此停步,他们还成立一支由县、乡、村三级人员组成的“雷公山讲堂”全职宣讲团,全年奔赴在各个村寨。
“雷公山讲堂”宣讲团,人员15人,汇聚全县县、乡、村三级各行业精英。
“我们的宣讲,用老百姓的语言,用老百姓乐意接受的说唱演方式进行,我们确保每场宣传,老百姓能听得懂,看得乐,听得有兴趣,听后有效果。”宣讲团成员之一李成杰说。
目前,该宣讲团已走进13个村寨。结合全县工作重点,今年他们宣讲的内容侧重于“党的群众路线、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及县里的产业发展、扶贫方针、相关法律法规等。”
“他们讲得可以,用唱苗歌来搞,用舞蹈来演,用图片、投影来表现,各种各样方式,我们来听课的人都不打瞌睡。”控拜村穆你印说。
第一季度外宣上稿同比增长15%
搞好了内宣,雷山的外宣工作也不放松,反而在县委政府给的指标任务里,自我加压20%。
截至3月27日,雷山上中央电视台19次,特别是今年的春节,雷山与中央电视台联手,在西江苗寨举行“苗寨过大年”直播,在1月29日到2月1日,前后共直播10场,插播4场。在《当代贵州》上稿3篇,《贵州日报》上稿49篇,《黔东南日报》上稿73篇,成功与中央电视台大型500人访谈节目《乡约》举办了“东坡鹊桥会雷山会”,成功引进江苏卫视《花样年华》栏目到该县乌冬村拍摄为期一个月的雷山专场,还在积极与湖南卫视《爸爸去哪里》对接,争取《爸爸去哪里》走进雷山。从该县外宣办统计的外宣上稿目录上看到,今年第一季度,雷山外宣上稿同比增长15%。
“我们作为宣传部门,我们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最好的表达方式就是提高全县的内宣外宣上稿率。”雷山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黄连忠说。(李雪)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