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法国巴黎卢浮宫东西方艺术年展,得到欧洲各界人士的高度赞誉。中华几千年玉文化首次走出国门荣登欧洲艺术最高殿堂,为中华玉文化复兴之路开启了东西方文化艺术交流的全新里程,让历史悠久的中华玉文化及当代翡翠艺术文化符号穿梭东西方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展望我国文化“走出去”,任重而道远。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和对外交往的日益深化,为文化“”走出去”创造了越来越有利的条件。首届巴黎卢浮宫东西方艺术年展是为纪念中法建交友好五十周年。东西方文化艺术荟萃,王俊懿展览精选伴随他20年艺术生涯历程的50件经典文艺作品,作品见证了中国20年当代玉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复兴,展现20年来中国当代翡翠艺术的繁荣与创新。在结合当代翡翠艺术等国际艺术语言,并不断开拓与国际艺术家的深层合作抓住历史机遇,大力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勇敢地参与国际文化竞争,不断壮大力量、扩大影响,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出贡献。
伴随着法国巴黎卢浮宫东西方艺术年展的圆满谢幕,此次巡展的中国首站也即将于2014年12月1日在上海隆重登场。“”化·蝶·梦”国际巡展将途径10个城市:巴黎、上海、西安、迪拜、威尼斯、台湾、香港、深圳、北京、桂林历时一年。国际巡展后期将展出的几件重要作品于北京站举行大型公益拍卖,并将全部款项用于培养当代中华玉文化艺术传承及当代翡翠艺术文化发展。
「化蝶」
(2006年作品「化蝶」),灵感源于“冬虫夏草”。寓意由草衍变成蝶的艰难过程,代表着生命升华衍变的崎岖路径,由草变成虫,虫化成蝶的两级蜕变。铜圈,代表现实世界的斑驳与沉浮,从中伸出的无形“束缚”将美丽的草蝶捆绑;而世界留给我们的希望之窗,是美丽的草蝶在自我升华的艰难过程中还在努力的挣脱“束缚”,全力飞向自由的天空。作品以大胆的当代装置艺术手法结合浪漫主义唯美形式呈现。
「和美」
新展品中有耗时9年的「富甲天下」及「和美」等首次呈现,是当代翡翠艺术金玉结合更成熟的体现。
「尼罗河」
首次公开亮相以埃及金字塔为主题的作品「尼罗河」,恰巧与贝聿铭先生设计的卢浮宫入口标志—玻璃金字塔建筑相映成辉。
王俊懿事记:
被国内外媒体誉为「中国当代艺术与传统文化完美结合的划时代国际翡翠艺术家」,他研习玉雕艺术的卓越造诣与玉文化的崇高精神二十载,开创了当代翡翠艺术先河。他作为佛家弟子,入世修行,早已把当代玉文化复兴之路做为毕生使命,并发愿将毕生精力投入到玉文化产业与当代翡翠艺术发展的时代领域。
30岁,(2004年)获玉雕权威奖「天工奖」金奖,为历届历史上最年轻获得者。
31岁,受邀香港佳士得拍卖行,破例被冠以「翡翠艺术家」头衔拍卖其作品,并全部高于底价数倍拍出。
38岁,(2012年)携玉文化史上首件当代装置艺术「冰蝴蝶」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个人艺术展,成为中国国家博物馆百年来首位办个展的当代玉雕艺术家。
39岁,由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社主办的「中国翡翠艺术划时代的意义-王俊懿翡翠艺术高端论坛」上,专家学者一致高度赞誉王俊懿为中国玉雕艺术领域的领军人物,同期人民日报社出版了「人民论坛•学术前沿—王俊懿中国翡翠艺术特辑」。
同年,王俊懿大师作品两次荣登北京保利春秋大拍封面拍品。并创下国内翡翠作品拍卖最高记录。
作为中国当代翡翠艺术家王俊懿今年迎来人生40载,大路朝歌回首20年执着探索的创新艺术之路,首创了金玉结合的当代艺术风格,也感悟并秉承“天地人三合一”的东方智慧创作思路;在当代翡翠艺术领域独创了写实、写意、抽象及超现实主义等多元艺术表现风格。
本文链接:http://www.chnnmg.com/roll/1237937312.html
转载请保留此链接!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