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占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古树参天、青翠欲滴的森林,环境静谧,景色迷人,令人流连忘返。走进占里,呈现在眼前的便是一排排崭新的60座禾晾,排列整齐,错落有致,令人叹为观止。
3月4日,农业部在贵州黔西南州兴义市举行的“中国最美乡村和中国美丽田园推介暨黔西南最美乡村行”活动中,发布了2013年“中国美丽田园”名单,贵州省从江县侗寨禾晾景观荣获“中国美丽田园”殊荣。
占里新建的禾晾群一角 谌鸿溪 摄
占里不必上锁的禾仓 谌鸿溪 摄
禾晾是从江县农村常见的一种木结构建筑,通常建在寨旁、溪边。只要种植糯禾的村寨,都建有禾晾,占里因禾晾数量最多、分布较为集中而名声大燥。
在从江,禾晾最初的功能是晒晾禾把,即晚秋糯禾成熟时节,人们从稻穗顶端往下一尺多长之处将稻穗剪摘,剥去外叶,约五公斤捆成一把,放在禾晾上风干后入仓。
在占里,因为禾晾分布集中、规模宏大,秋收时节,禾晾上挂满了糯谷,金灿灿一片,十分壮观,深受摄影爱好者喜爱,成为当地一种特有的建筑文化景观,因此,禾晾又兼具了观赏功能。
禾晾的建筑形式大多有“一”字形和“井”字形两种,以“一”字形居多。“井”字形禾晾是由四排“一”字形禾晾像“井”字那样交叉构成。多个“井”字形禾晾连在一起,又构成回廊式禾晾,但回廊式禾晾非常罕见。
禾晾有的盖顶,有的不盖顶,通常以杉树皮作为禾晾顶用材,一般都盖成一面坡倒水,也有少数盖成“人”字形两面坡倒水的。“一”字形禾晾的形状酷似一架巨型木制楼梯。
“先知”的占里人始终保持着朴素、先进的生态意识和独特的生育观念,他们按照自己的生活规律生息繁衍,过着丰衣足食、与世无争的生活。
占里被誉为“中国生育文化第一村”,平均每年新增人口不到2人。1950年全国人口普查时全村人口为720人,截止2014年的2月,全村人口为831人,历时64年仅增加111人,平均每年新增人口1.73人。从性别结构来看,男性为417人,女性为414人,男女性别比为100.7:100。
占里刑事案件发生率为零。不仅民房可以昼不锁门、夜不闭户,就连远离村寨无人看守的禾仓也不上锁,是一个“无锁村落”,从无偷盗现象发生。
2013年,从江县高增乡人民政府投资12万元新建了60座禾晾,这些禾晾将在今年的金秋时节,为“中国美丽田园”——占里“锦上添花”,让无数专家、学者、游客为之惊叹。(谌鸿溪)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