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毕节有个“光棍村” 全村1444人就有132人光棍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3-06-18 15:28:26  来源: 乌蒙新网--乌蒙新报   

  除了偶尔有登记结婚的村干部,大部分村民在近两年已看不到热闹的婚礼。村委会主任张永才把光棍问题归咎于贫穷,路不通。

  拉鲁村有很出名的水花酒,色泽清冽,甜而不腻,入口很爽,饮后后劲十足,怎么“颠三倒四”的都不知道。水花酒是他们生活的甜品也是毒药,村民们可以不分白天黑夜,摆起架势就喝,反正,缺婆娘不缺水花酒。“家家都有,可以天天喝,如果早上起得早,往村里窜一趟,就能看见三五个酒鬼。”张永才说道。

  而40岁以上的光棍有好几十个,他们是“认命”的一代。每当讲起婆娘问题,都会心一笑,给出一个一致的回答:“条件不好,找不到嘛。”村里几乎全是张姓家族,大家喊的“老蛇幺叔”张令昌也是三十好几,他出门打了好几年工,在大方也做过生意,一张嘴也很会说,但仍然单身。早些年他找过媳妇,据说媳妇年龄太小,操持不了一个家,和母亲关系很不好,离开了。

  张令昌的父亲刚过世,他回家后有很长时间没有出门了,似乎没有办法,家里只有一个70多岁的老母亲,他走不开。然而他依然找不到老婆。

  光棍们希望能生儿育女,但他们恰恰卡在尴尬的年龄段:年轻女孩外出打工,有更好的婚姻机会;中年寡妇或已结扎,或带着子女,再生育的话,原本贫寒的光棍家庭无法承受多子女的生活重担;有些年轻丧偶的小媳妇,也未必看得上30多岁的光棍汉,再加上一个大家族里,婚丧嫁娶,不能乱了辈分。

  张令昌在村里条件并不差,修了4间水泥平房,住在里面,比其他村民的茅草房、木房要显得气派得多。

  现在,他已经对讨老婆不抱希望,连相亲都懒得去了。

  “太累啦!反正早晚还是要出去打工的。”他闷吼了一句。

  临近50岁的光棍汉“歌星”张韦昌也去打过工,略显邋遢,个子矮小,总穿花衣服,他到外面的世界探了探头,却依然把村庄视为归宿。

  他平常总是在酒桌上高歌一曲《青藏高原》,不跑调,高音也上得去,但样子过于滑稽搞笑,操一口怪怪的普通话,一个人不停地说。

  看得出来,他早就喝成“酒神经”了,他在家是老大,老二在另一个乡政府工作,老三娶了大方的女人上门去了,唯有张韦昌,留守拉鲁村,留守老家,留守父母,留守成了50岁的光棍汉。

  听说前几天,村里喝酒闹事了,也是一个家族中张姓小伙和兄弟闹口舌,瓶子一摔,往手上一划,静脉血管破了,鲜血到处飞,村民赶紧送往大方县城医院救治。

  “没有什么事情做,一天不喝酒干什么?家里没有一个女人,男人做什么都是散啪啪的,没奔头。”

  “你说,家里有老婆孩子,有热饭热汤,谁神经病天天喝酒啊?”光棍们总结。

  张姓家头屋(相当于客厅)的墙上贴着“祖德流芳”,下面是“张氏堂上历代宗祖考妣位”。靠近地面的墙上是“金玉满堂”,贴着对联:土中生白银,地内出黄金。

责任编辑:gongxiuxiang【收藏】
上一篇:垃圾分类 出路在哪?贵阳“垃圾哥”清华演讲
下一篇:勇斗歹徒壮烈牺牲 公安部追授两民警二级英模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