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3月25日报道,美国得州大学的科研人员已经成功研制出一种能让物体在微波下隐身的超薄材料。这让人类拥有隐身衣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科学家们以往研制出的隐身材料体积都过于庞大,不适合人们穿戴。而得州大学科学家研制出的这种被称为“元幕”(metascreen)的新型隐身材料的厚度极薄,达到纳米级别,它能让三维物体在自然环境中隐身于特定频率的微波。
在实验中,科学家们已经能利用这种新材料让一条18 厘米长的三维圆柱管隐身。他们预测,其他不规则物体披上这种材料后,也能达到隐身效果。
电影人物身穿隐身衣
有关这一科研成果的论文近期发表在 《新物理学杂志》上。在该论文中,得州大学的研究人员描述了隐身的原理。
物体能被探测到,是因为波从其表面反弹回来,譬如说声波、光波等。我们能看到物体,就是因为光线从物体表面反射进我们的眼睛,然后眼睛才能通过处理这些信息看到物体。
以前研究隐身衣的基本策略就是让与物体接触的波发生转移、弯曲,从而达到隐身目的。而这种新发明则是借助隐身材料散射场对物体反射回来的波进行干涉,使其产生中和效果,从而使物体在各个方向上实现隐身。
由于现在科学家们在实验中采用的是微波,因此下一个最为关键的挑战则是利用可见光进行试验。从理论上说,这种技术也能用于可见光隐身,这意味着我们离真正的隐身梦想又近了一步。(蔡东海)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