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履行职责 带领村民谋发展——访天柱县人大代表、甘洞村支部书记李复标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3-12-06 16:36:32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走进村里,只要提到他,大家都会毫不犹豫伸起大拇指夸奖。在平时的工作中,他时时处处想着如何带领群众发展经济,一心一意为民办实事,用实际行动向人民交上了一份温馨的答卷。

  李复标,侗族,男,中共党员,生于1973年4月,大专文化,系高酿镇甘洞村支部书记,又是县人大代表。

  他2008年担任村支部书记以来,连续五年被高酿党委、政府评为 “先进个人”;2009年民歌大寨上荣获二等;2010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全县“职业烟农”,被县组织部和民政局评为“基层先进工作者”。2011年被黔东南州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当我们问到:作为县人大代表,今年的人代会你带着什么问题去开会?

  李:今年的人大会我带着三个问题去。第一,我村与邻村有十多起山林纠纷,建议上级加大山林纠纷的调处力度;第二,我村居住比较分散,上学行路难是当前迫在眉睫的棘手问题,建议有关部门考虑边远村寨学生的上学安全;第三,争取项目资金;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本村人行步道建设。

  问:如何看待民族文化的发展?

  李:对于民族文化,既要传承,又要发展,我原来一点都不会唱侗歌,后来跟哥哥姐姐学一些,买光碟自己唱,现在已由“歌盲”变成“歌王”,曾多次参加县、镇举行民族演出会。也曾多次代表天柱参加省文化演出。每年的土王时节,我村都要组织村民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民族文化活动,其中:去年春节期间,借助我村老杨组杨昌荣户长子结婚庆典的机会,举行了一次原生态的侗族婚庆风情拍摄,向各界展示了我们侗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要弘扬民族文化,就要在提升村两委干部、村民精气神上下功夫,才能树立“可信、可敬、可亲”的民族文化形象。

  问:你是如何履行职责的

  李复标: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努力做好人民群众的好干部,好公仆

  把自己融入到父老乡亲中去,和群众打成一片,把自己作为群众中的一员。团结和带领干部群众,与干部党员群众拧成一股绳,加快全村发展步伐,始终抱着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想法,多干、快干、狠干,作好表率。水灾塌方时期,被掩埋、中断的通村公路,我第一个带领村民复修公路,保持公路顺畅通行;村里五保户龚经林、王志武等有困难,我经常为他们担水、担材,送大米。

  第二、完善并做好支部党建制度

  在深入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多形式组织党员学习,并认真做好走访调研,查找制约全村发展的问题,制定出符合全村发展的思路;制定了“流动党员管理制度”“党员活动制度”等7项制度。积极组织党员开展“四帮四促” 、“民主评议党员”等活动调解纠纷15起,带动村民致富20人,共计发展党员8人。

  第三狠抓基础设施建设

  近几年来,共争取项目近300万元资金。其中县里投资100万元修建通村水泥路,全长1500米,便利了村民的出行;在州电力局大力帮扶下,争取3万元资金修通了我村蓝畔、冲孩、岑猛和过弄等自然寨的烟路工程,改善当地群众的生产条件;在县卫局争取得5万元资金建好村级卫生室建设,解决了群众看病难;在县文化局争取得15万元修建了民族文化接待站,安装了篮球架,为我村青年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体育活动场所;在县水利局取得了60万元的人畜饮水工程,解决了我村下洛组、圭龙组、凸洞一、二组和学校的安全饮水问题。

  问:在培育主导产业上与什么“绝招”

  李:今年种植烤烟30亩。其中,15亩为新增面积,烟叶长势很好,可望今年收入15万元以上。我想一个人富裕,不算富,一家人富也不算富,全村、镇、县、乃至国家富强,人民才算富裕,为此,我帮助村民李复基、杨顺杰、龙开争、龚武增、四户烟农担保贷款37000元。自出资金3800元,为吴名湘等5户烟农困难户修建烤烟路,便于运输烤烟。

  为提高烤烟产量和质量,我把自己学到的种烟技术,义务为烟农培训。教会农烟户按时按期清理脚叶,防治病虫害,气候变化等

  几年来,带动党员和村民种植烤烟达700亩,烟农年收入200多万元,逐渐形成了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2012年全村人均年收入达4800元,彻底摆脱了贫困的帽子,变成全镇的富裕村。

  李复标作为一名县人大代表、村干,为发展当地经济,造福一方百姓,工作在基层,奋斗在一线,不愧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和一名名副其实的村官。(刘彦良 张秀花)

责任编辑:杨萌【收藏】
上一篇:天柱县为66名拔尖人才进行免费体检
下一篇:天柱县10多名进步明显民兵获“最快进步奖”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