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施秉县“123456”奏响“美丽乡村”创建进行曲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3-09-23 09:15:33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今年来,施秉县严格按照“四美”目标要求,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提出“123456”的工作思路,着力打造特色美丽乡村,开创美丽乡村建设良好局面。

  围绕“1个目标”。按照“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要求,以创建美丽小康村寨推动城乡统筹发展为目标,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意见》,明确了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建设原则、建设重点和保障措施,全力以赴抓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工作。目前,全县共创建美丽乡村示范村1个,推进村13个,受益群众达5.2万人;共完成房屋风貌整治1130户(栋),改厕、改圈260户,新建硬化道路98.02公里,改造人饮工程19个;新建文化广场3座,停车场30000平方米,完成投资1.7亿元。

  突出“2个重点”。一是依托施秉生态旅游资源和产业发展优势,以突出当地特色要素为重点,强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重点打造以现代中药材、精品水果、特色养殖、现代烟草和生态旅游为主的产业型美丽乡村。目前,全县启动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4个,改造升级农家乐55户,发展特色养殖户1500多户。二是始终以集中整合建设资金为突破口,着力创新投入机制、完善投入措施、加大投入力度。

  坚持“3个统一”。统筹全县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严格执行“六化”、“六型”、“六有”、“六改”建设标准,各示范点在建设过程中,适时根据各地自然、经济和区位特点,确立不同改造方式,统一组织实施建设方案,统一村寨风貌改造亮化工程。确保规划建设中实现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实施的“三统一”。

  采取“4级共建”。专门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和县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安排部署和统筹协调全县创建工作,创建村所在地乡镇政府具体抓,村两委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性,积极引导农民居住向新型社区集中、农业用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以创建美丽乡村为抓手,着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县级统筹、乡镇负责、村级落实、群众参与的工作格局。

  按照“5个一点”。结合县实际,提出整合资金“政府引领投入一点、整合项目资金投入一点、金融部门支持一点、农户主动投入一点和招商引资投入一点”的“五个一点”办法,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全力打造美丽乡村建设。

  强化“6个结合”。一是把创建美丽乡村活动与发展中药材、现代烟草、小城镇建设、乡村生态旅游和特色养殖等特色产业有机结合,着力打造产业强村、产业富民的产业型新农村。二是把创建美丽乡村与扶贫开发相结合,大力实施生态扶贫移民、产业扶贫开发、农民素质提升工程,着力解决和改善农村生产生活备件,提升农民科技致富能力。三是把农村危房改造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能够发挥出集中项目资金、避免重复建设的巨大优势。四是充分发挥村两委在创建活动中的组织管理作用,与村级组织相结合,作为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有力支撑。五是与发展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明确提出在示范村规划中,必须安排村图书馆室、科技培训室、文化活动广场和文化活动中心等建设内容,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六是与创建小康村寨相结合,拟定《施秉县美丽乡村建设小康村寨标准》和《施秉县美丽乡村建设小康户标准》,统一标准,统一实施,确保2018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罗群帮)

责任编辑:陈合敏【收藏】
上一篇:施秉县精品水果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初显成效
下一篇:施秉县两家医院违规新农合被查处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