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秉县享有“中国漂城、西南药城”的美誉,该县抓住第八个“文化遗产日”之机,广泛开展了以 “文化遗产与全面小康”为主题的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
6月8日,施秉县文广局、小康办会同县苗学会组织苗族民间文化传承歌舞队,穿着引人注目的盛装,在县城福乐多门口开展“人人都是文化遗产的主人”和“文化遗产与全面小康”宣传活动,展演在观众面前。让人刮目相看,别俱一新,歌手们不仅展演了有声有色的“苗族刻道”、“苗族《古歌》”等施秉遗产文化,同时紧密“文化遗产与全面小康”话题,随机编唱了一首首古文化生活和现实文化生活相结合的民歌,演唱出如“金来装万袋、银来装万袋,小康是实现!文化生活你我他、小康建设靠大家;政策富民惠实多,田间财金门大开,勤劳富裕技一招;吃饱吃好享不尽,玩好穿好时更新,全靠建实同步康;携手共建同步康,建设家园美一新,花草树木绿化栽,文化资源享进心;山川锦绣绿色深,生态平衡观念新,生态发展永长青;共建和谐幸福花,团结发展旗帜飘;发扬文化永传播,文明道德育新人;幸福生活门敞开,中国美梦舵靠‘她’……”的连绵不断歌声,唱响了施秉漂城,唱出了苗族“刻道”文化歌的精髓魂宝,唱亮了同步小康进人心。
通过活动的开展,让围观的群众凝聚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不仅听起是声,想起是实,凝聚着党人民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是祖先留传给我们一笔宝贵的财富,是弥足珍贵的文化资源,丰富施秉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施秉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文化根脉。
文化遗产是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物化载体。保护利用好文化遗产,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据了解,在当天的宣传展示活动中,共散发《文化遗产与全面小康》宣传单2000余份,《致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同步小康建设的一封信》3000余份。让群众了解建设小康社会是涵盖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质量、民主法治、文化教育、生态环境,使之踊跃参与到同步小康建设中来,用我们勤劳的双手和智慧实现同步小康的中国梦。活动达到了预定的宣传目标。 (杨志成)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