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首页 > 旅游 > 旅游 > 正文

戏楼——侗族文化的一道靓丽景观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3-05-17 11:31:10  来源:  

  戏楼,侗族文化的一道靓丽景观

        在黔东南黎、榕、从三县侗族地区,几乎每个侗族村寨都建有戏楼(当地侗族又称戏台),而在从江县境的330个侗族聚居的自然寨中,就有戏楼240座,这些融汇侗族古今文化,演绎人间万象的戏楼,成为当地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一道景观。

  在侗族地区,戏楼的出现、发展以至于几乎遍及侗寨,是与侗戏的产生、发展、繁荣分不开的。据史料记载,自从侗戏鼻祖吴文彩(1788—1845,黎平腊洞人)将汉族说唱《朱砂记》和小说《二度梅》移植改编为侗戏《李旦凤姣》、《梅良玉》后,侗戏便受到广大侗族地区群众的欢迎喜爱,迅速传遍侗乡。随后,从江县(当时称永从县)的六洞地区侗族戏师张鸿干(1779—1839)根据侗族民间口传的叙事诗《金罕》改编成第一部侗族题材的侗戏《金汉列美》,侗戏最终不断完善成熟,成为名符其实的侗族戏剧。

  180多年来,侗戏在侗族地区深受侗族人民的喜爱,累演不衰,涌现出许许多多的侗戏戏师,侗戏剧目日益增多。而作为表演平台的戏楼也在侗族地区大兴土木,应运而生。侗族的戏楼建造看是简单,一般只有化妆间和主台,但是只要看懂戏楼两旁对联,就不难看出其丰富的内涵及深刻的寓意。如从江县龙图宰门村的戏台对联“男扮是假女扮也是假,幕布拉开假对假。台上是人台下也是人,锣鼓敲响人看人”,其幽默间道出人间众生万象,酸甜苦辣尽在其中。

  在侗族村寨,每到逢年过节,男女老少就聚集在台下观看他们喜爱的侗戏。戏楼,作为侗族文化的一道景观,其功能不仅仅只是演戏看戏那么简单。(梁 雨)

责任编辑:陶明霞【收藏】
上一篇:夏日你来 镇远铁溪
下一篇:贵州镇远:享受千年古镇的从容自在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