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家住鞍山,大学在沈阳,两地往返之时,左安一发现鞍山家具市场的东西比沈阳要便宜很多,而鞍山距沈阳不过一个多小时车程。于是,他成功说服母亲,从1978年鞍山市政府给父亲平反的3000元赔偿款中拿出了2000元。然后,左安一每个周末到鞍山搞一车家具,再拉到沈阳售卖,如果没有卖完,他就让弟弟们接着再卖。
左安一说:“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才刚刚开始,经商还是一个非常新鲜的概念。那个年代商人是没有社会地位的,人们也一度瞧不上个体户。因此,一般的大学生绝对不敢越雷池一步。”
越雷池一步。如果说现在创业者是因为市场竞争的日益充分而喟叹生意难做,那在当年,不明确的风向则更考验向前一步的勇气。只是无论哪个时代,成功都不是偶然,敢不敢向前一步孤独地承受未知的前方,非常关键。当然,这句话,说着容易,做着难。
成为万元户后,左安一用5000元买了一套房子孝敬母亲。沧海桑田,当年在鞍山5000元能买一套房子,现在连一平方米都买不到了。
再向前一步
人生实在是神奇。一年一年,我们看不到行进中的自己,只能回过头去,看看自己的影子。步出大学后的左安一遭遇了很多的不理解。而这种不理解的缘由与他选择在大学的周末做生意时一样,这个人没有按照世俗的看法生活,他超前了一步。
1984年,左安一被分配到中国银行黑龙江省分行做外汇信托业务,三年后当上科长。当时的左安一,业务和品德都得到了同事们的尊重,事业可谓一帆风顺。银行在当年是个不折不扣的金饭碗,很多人梦寐以求,而左安一所在的部门更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但1989年,左安一却顶着家人朋友的压力,坚决辞去了中行的职务。
他准备只身前往澳大利亚留学。
没有冒险精神,人生就缺乏诗意,活着就感觉少了激情。多年后,回忆起当年的决定,左安一仍然庆幸自己的选择:“那时候银行的工作,旱涝保收,衣食无忧,这在当时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工作啊。但是,我不甘心,我不愿意干一开始就知道生命终点在哪里的工作,所以你得冒这个险。”一手砸碎了银行工作的“银饭碗”,虽然看上去信心满满,左安一也曾担心万一达不到预期怎么办。可开弓没有回头箭,他说,自己只能一心向前。
因为时代原因,左安一所在的那批留学生都能拿到绿卡,但澳方有一个附加条件,拿到绿卡后,四年之内不许回国。当年,中国在澳大利亚的众多留学生中,几乎没有一个愿意放弃绿卡,但左安一却再次做出了与他人不同的选择。
一方面,左安一觉得自己的女儿刚刚出生,四年内不回国,他显然办不到;另一方面,他认为绿卡随时都可以办,而国内改革开放下的大好机会却不能等,更不能错过。
左安一回国了。1992年,他创建了天圆经贸公司,此时中俄边贸生意正如火如荼,不到一年的时间,他顺利赚得200多万元;第二年,又赚了1000多万元,左安一随即成立了天圆金融信息服务公司,主营业务为他的老本行——外汇期货以及金融理财业务。通过这些业务,左安一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到了1995年,注册资金为5000万元的天圆集团成立了。
一个细节可以说明左安一的资源整合能力。通过以前在银行时积累的人脉,听说左安一出来创业后,很多企业老板都主动找到左安一寻求合作。在这些商界老江湖眼中,左做人的实在和厚道足以让他们信任。于是,天圆集团当时的股东构成中,还有带有国企背景的“哈高科”,以及在1995年资产近20亿元的庆大集团。
彼时的左安一,雄心万丈,稳中求进。海外留学经历让他目睹了西方国家在金融业上的发达,在相继考察多个国家后,1996年,左安一在纽约世贸大厦租下办公室,成立了天圆金融公司(以下简称美国天圆)。
按照左安一的规划,通过以前在中行工作时结识的众多国外优秀公司,美国天圆将在金融业务上大有斩获;另一方面,国内的朋友和同学也在不断地邀请他进入一个全新的行业——房地产。
闯荡京城
事实上,左安一挺进房地产业的上世纪90年代中期,正值海南房地产泡沫彻底破灭,很多人对地产行业并不看好。经过调研,左安一坚定地认为中国的地产行业将进入全新快车道。海南的泡沫,只是一个区域性市场不符合经济规律的过度膨胀,而在中国巨大的城市版图上,春潮已经暗涌。
左安一选择的市场是首都北京。此时的北京俨然一个大的工地,飞速发展的城市释放出众多建设项目,但左安一对一般品质的项目兴趣不大,他一门心思地寻找位置,交通,环境俱佳,能够建成地标性的项目。
通过一番艰苦的努力,到2002年,左安一已经拥有了北京天圆广场和元泰国际公寓两大项目。如果没有后来的那场飞来浩劫,2004年这两个项目建成,收益至少在40亿元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天圆广场项目。
单从字面上很难说清天圆广场的价值,但谈一下它所在的地块即能说明一切。作为北京城的空间灵魂,以紫禁城为核心的南北中轴线在过去被称之为龙脉,这条线上从南到北分别为永定门、天坛、前门、天安门、故宫、北海、鼓楼、钟楼。而钟楼的后侧,即为天圆广场。
即便今天,左安一谈起这个让他人生悲喜交加的项目,依旧豪情万丈,充满感情。
“天圆广场,在北京中轴线上肩负着历史与现代相互交接的使命。一方面作为历史轴线的结束,另一方面又作为新城空间的开始,是传统空间与现代空间转换的标志!”
为了拿下天圆广场项目,从1997年到2001年,左安一投入了巨大资金和心血。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对这个项目投入的感情和精力,甚至超过了他唯一的女儿。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