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首页 > 财经 > 正文

交钱就能成诚信单位 消费者保护基金会涉有偿评奖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3-04-11 10:23:31  来源:中广网  



  中广网北京4月11日消息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最近,国内有不少企业都收到了一份传真,内容大致是说,有这么一个活动,叫开展《中国诚信品牌大全》及“全国消费者维权诚信单位”评选,而通知的抬头可不一般:是叫做“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以及“中国国情调查委员会”的机构。

  这个国字号基金会下发的通知里说,企业可以自行申请“诚信单位”与“诚信品牌”两项荣誉,当然了,这国字号的荣誉可不能白给,每项荣誉收费5800元。同时,企业也可以申请在《中国诚信品牌大全》中的版面位置,每个整版收费一万两千元。

  在民政部网站中,记者通过对“全国性社会组织”查询,找到了在民政部注册的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并显示“业务主管单位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看来,这个组织还挺正规。但是最关键的,身为正规机构,上来就谈钱,还动辄就一万多,又有点让人质疑。根据传真上登记的电话,《北京晚报》记者以企业经营者的身份进行了暗访:

  记者:这个申请需要什么呢?

  工作人员:这次我们还有一个诚信评判的大权,等于这是一个特刊,特刊我们会把行业里的标杆企业或者说是龙头企业也好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来体现,相当一个大型的一个工具书。"

  记者:工具书,就是一版是12000。

  工作人员:一版是12000,对。

  记者:后面我看还有一个什么宣传的意思?

  工作人员:这个是这样的,因为您申请的荣誉,我们最终可以在平面媒体包括网络媒体对咱们有一个综合的公告宣传。

  记者:就这两个申请的荣誉都是58000一个?

  工作人员:对。

  记者:这个费用是收的是资助的费用?

  工作人员:包括需要宣传,等于说这是一个综合的费用,让您申请这个荣誉,或者申请这个(事件),都包含了所有的媒保,所有的宣传。

  那么交完钱之后呢?电话那头的人却让记者把心放到肚子里:钱交了没有?交了,一切就没问题。

  记者:我的理解就是如果我把款打过去,不会有什么风险,打过去了之后合不合格或者什么的。

  工作人员:一般情况的话这个概率就很小了。

  记者:一般不会是吧?

  工作人员:对。

  说白了,这就是有偿评奖,有钱就能买个诚信的牌子挂着。问题是,此“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是不是就在民政部注册的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记者在基金会的官方网站找到了联系电话,致电求证。对方的一位负责人听了记者的描述,立刻判断:你上当了。

  负责人:我们就不知道还有这么家单位,就更不要说跟它还合作过。这种事情根本就不存在,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没有什么下属单位,他所说的什么工作站,什么办事处都不允许有,没有分支机构。他所列举的这些活动,完全都是违规的,这种评选的都不允许搞,不要说收费的,免费的现在都很难被批下来。

  照这位负责人的说法,这就是有人打着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的旗号从事营利活动。如果是这样的话,事情就简单了。可是随着记者的调查不断深入,发现这个“有人”,不是旁人,正是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的熟人。

  在这起有偿评选的活动中,收款单位是北京中通广联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记者通过北京市工商局的网站查询,发现这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名叫孙千力。这孙千力又是什么人?跟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又有什么关系?

  再进一步调查,在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主办的另一项成为“安全消费中国行”大型活动中,北京中通广联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正是承办单位,而孙千力的名字恰恰出现在活动组委会名单中,其身份是投诉接待处的联系人。更为蹊跷的是,这家公司和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的办公地点在同一栋楼里,而且是楼上楼下。正在记者多方尝试和基金会方面交涉希望就“孙千力”身份进行求证时,意外的是,一位自称是“孙千力”的人主动给记者打了电话进行了解释。

  孙千力:我们自己在做这些事当中,有时候可能有点儿把这个事情给搞得有些瑕疵,可能是我们的一些责任。按说他那个牌子是不收款的,就是我们做这个书是要有个费用。这个书的费用当中我们是包括了宣传,将来的纸,就要是平面媒体,网站上的一些推广、宣传,这个费用。

  记者:那您这边和保护消费者基金会到底有没有关联呢?

  孙千力:有关联,就是说我们原来编撰这本书,是消费者基金会同意我们编这本书。

  按孙千力所说,是由于工作人员的失误造成原本免费的荣誉称号评比。但无论如何,有钱就能参与评奖、就能评上奖的性质并没有改变。而且,最重要的是,收上来的钱去哪了?

  孙千力:我们现在还没有给它交一分钱,将来基金会牵头我们就是去承办一些,比如说到西部或者贫困山区做一些捐助活动。从昨天前天4月8日一报道,然后我们昨天把所有的这个活动全部给停了,然后后续工作我们也正在做,就是该跟企业沟通的跟企业沟通。

  除了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本次活动的推介方称,另一主办方是“中国国情调查委员会”。这又是一家怎样的组织呢?网上的介绍是,“中国国情调查委员会创建于1991年7月,发起人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统计局、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以及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单位的领导或著名专家学者。”

  但是这种事,网上说了不算。中央台记者就此联系了国家民政部相关部门得知,“中国国情调查委员会”并没有在民政部登记。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工作人员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下属机构里也并没有“中国国情调查委员会”。那么接下来会怎样呢?中国之声还会继续为您关注。

 

责任编辑:zhuyanping【收藏】
上一篇:沃尔玛等外资卖场业绩受挫 部分商家转型谋突围
下一篇:H7N9禽流感引发“疫情商机”:消毒产品变热门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