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首页 > 旅游 > 旅游 > 正文

2012中国·榕江萨玛节开幕仪式在三宝侗寨隆重举行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2-12-31 10:22:23  来源:  

  初冬的榕江,景象万千充满活力,都柳江畔,胜友如云高朋满座,苗山侗水甜甜榕江尽展蓬勃生机。12月18日,2012中国•榕江萨玛节开幕仪式在榕江县古榕群天下第一侗寨——三宝侗寨隆重举行。



开幕仪式现场



榕江县人民政府县长李昌钦主持开幕式
 

  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杨光林,省粮食局局长沈健,国家保密局保密工作杂志社副主编刘文丽,省委保密委常务副主任、省保密办主任周云华,省旅游局正厅级干部李秀珍,省民委副主任吴建民,省文史馆党组书记王德玉,州人大常委会主任罗亮权,全国政协委员州政协原副主席王先琼,州委副书记杨华昌,州委常委州委宣传部部长、州委统战部部长唐官莹,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莫章海,州政协副主席吴仕伦,州政协原副主席刘正华,州政协原副主席黄明光,广州市番禺区区委常、委区委统战部部长黎伟棠,中铁五局贵广铁路工程指挥部工委书记范华杰,中铁22局党委副书程文才,省妇联机关工委书记陈月蓉,原省烟草局专卖局机关党委书记葛锦楼,州政府党组成员龙国际,以及榕江县四大班子领导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榕江县人民政府县长李昌钦主持。



州委副书记杨华昌在开幕式上作重要讲话
 

  州委副书记杨华昌在开幕式上作重要讲话。他说,榕江是一片充满神奇魅力的热土,文化底蕴深厚风光秀美迷人,是一个原生态文化宝地,近年来,榕江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主基调、主战略,即坚持科学发展奋力后发赶超,在抢抓大机遇文化大发展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全县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榕江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夏蓉高速公路贵州境内段的建成通车和贵广快速铁路建设步伐的加快,大大缩短了榕江与周边地区的时空距离,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对榕江作出了贵州黔东南市中心城市的新定位,并积极推进撤县建市工作,这些都为榕江县加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杨华昌指出,面对新的机遇,榕江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抢抓“两高”机遇,壮大县域经济,抓好一座城市促进全面发展的发展思路,以高速发展、奋力赶超、推动跨越为主基调,狠抓工业强县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大力推进“三化同步”发展,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思路。

  杨华昌希望,在榕江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榕江县各级干部群众能够抢抓机遇,趁势而上,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起点、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加快发展速度,提高发展水平,努力自建,全县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为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榕江县委书记白跃军在开幕式上致辞并发表讲话
 

  榕江县委书记白跃军在开幕式上致辞并发表讲话。他说,近年来,榕江县围绕撤县建市目标,按照抢抓“两高”机遇,壮大地域经济,建好一座城市,促进全面发展的发展思路,以加速发展、奋力赶超、推动跨越为主基调,大力推进工业强县、城镇化带动和旅游发展三大战略,经济社会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农业产业化加速推进,招商引资成果丰硕,投资环境不断优化。



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杨光林宣布2012中国•榕江萨玛节正式开幕
 

  开幕仪式最后,由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杨光林宣布2012中国•榕江萨玛节正式开幕。

  据了解,榕江侗族萨玛节是中国侗族最古老、最神秘、最盛大、最有代表性的传统节日,是一个多元化的大舞台,萨玛是侗族的“大祖母”,每年的萨玛祭萨活动,敬祭“大祖母”祈求平安幸福的文化祭祀,也是侗族与其他民族共同展示文化庆祝丰收的节日,2006年侗族萨玛节已录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资文化遗产。


 

  榕江侗族萨玛节已成为榕江旅游发展的主打品牌,本届萨玛节以“神奇萨玛 生态榕江”为主题,通过以节搭台、以节会友,进一步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大力推进生态的旅游资源,充分展示榕江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营造良好的投资发展环境,增强榕江招商引资的吸引力,扩大榕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据悉,为丰富活动内容,2012中国•榕江萨玛节活动期间,该县除了举侗族传统的祭萨活动之外,还举办民间山歌比赛、侗戏展演、鼓楼男女声大歌、牛腿琴情歌表演、侗族大歌比赛、车江侗族琵琶歌比赛、踩芦笙、苗族飞歌表演以及刺绣展示等丰富多彩极赋民族特色的活动。(文筱晟 唐旭)


责任编辑:gongxiuxiang【收藏】
上一篇:雷山举办娃娃鱼展 鱼主六年捕录娃娃鱼“哭声”未果
下一篇:黎平农民侗族大歌艺术团在首届全国山歌大赛中获金奖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