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对成交量可否一红到底存分歧
目前来看,虽然房价有止跌甚至上涨的迹象,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房价大幅上涨的可能性并不大。与这种共识相对的是,业内对楼市成交量是否能继续红下去开始出现分歧。
“‘量在价先’,以价换量到了一定程度,折扣必然回收。”张大伟认为,5-6月成交量乐观,对价格的支撑作用已经体现,房价再跌的可能性较小。
另一方面,“目前市场成交的主流项目依然为性价比比较高的项目,房价同比仍有较大降幅,楼市仍处于‘以价换量’阶段,房价也不太可能大涨。”张大伟说。
然而,张大伟认为,在房价止跌上涨有压力下,小部分需求的恐慌入市可以支持成交量继续放大20%左右,由此继续推高成交量。
“我们了解到, 7、8月开发商淡季推盘量较小,预计成交量可能环比回落。但全年成交量最高点在 9、10 、11月的可能性非常大。”张大伟分析预测,目前政策仍存在进一步放松空间。“特别是下半年可能再次降息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信贷如果松动,其对市场的影响作用将非常大。”
对此,其他市场人士却不以为然。
“目前楼市的暂时回暖,主要依赖首次置业的刚性购房需求的释放,如果只依赖这类购房需求,那么目前新房和二手房市场的交易量规模很难延续至8月份。”胡景晖认为,随着下半年新增购房需求量的不足,三季度后半段开始楼市成交量仍有再度陷入低谷的可能。
专家认为房地产“严冬”已过
虽然业内人士对于楼市未来成交量走向存在一定分歧,但却普遍认为,楼市目前已走出低谷。
“通过我们测算,信贷和金融政策占房地产调控实际效果的50%,在央行降息、房贷利率下调等政策陆续出台后,紧缩房地产的政策会被削弱50%-75%。”近日在北京“高和萃”中国城市化发展论坛上,北京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著名经济学家赵晓一语惊人。赵晓认为,房地产“寒冬”已经过去,但是高库存会依然压住房价大幅上涨。
赵晓分析表示,今年以来首套房贷利率下调,相当于房价下降,对房地产市场回暖作用非常明显,而未来金融政策有可能进一步宽松,促使房地产继续回暖。
然而,赵晓同时认为,由于开发商仍面临去库存的压力,且楼市供给局面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变化,房价将不再出现2009年、2010年似的暴涨。
而北京中原地产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京沪广深四大一线城市的库存住宅套数为222450套,环比5月底的232630套,下调了4.4%。在市场好转的影响下,去库存的速度明显加速,这将影响市场在售和新入市项目的定价。
“以北京为例,库存可售住宅套数从3月27日的90556套,下调到目前的81587套,库存已经降低了10%。”张大伟说。
然而,目前市场虽有松动,但是限购、限贷依然指向投资需求入市,这会继续压制楼市全面回暖,楼市“软着陆”或是最佳结果。
正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所言,今年要稳增长,内部的不确定性主要来自房地产市场。一种可能算是理想的状态,就是坚持当前调控政策不动摇,使一线大城市中部分泡沫明显的地区价格有一定幅度回落。即,以时间换空间,谨慎保持“脆弱的平衡”,逐步实现房地产市场的软着陆。(⊙记者 于祥明 ○编辑 宋薇萍)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