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首页 > 财经 > 正文

餐馆分级形同虚设 监管不硬制度必软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2-05-30 11:50:26  来源:  

  持续性的他律压力才会让商家始终保持在正确的轨道上

  中新网讯 在现代社会,分级评价制度并不鲜见,目的是希望帮助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有一个相对靠谱的判断,对商家也能起到必要的监督作用。餐馆分级大体也遵循此道,但是从实际看,各地的执行情况并不给力,颇有点“形同虚设”的意思。

  餐馆分级制度已实施多年,各地卫生局用A、B、C、D对餐饮单位进行卫生等级考核。分级审批涉及餐馆后厨设施、原材料进货渠道、库房管理等,甚至对冷荤间水龙头的设置都做了明确规定。如此事无巨细,主管部门就是为了有效提升餐厅的卫生服务质量,让消费者吃上放心饭。

  制度设计的初衷很丰满,现实中的执行情况却很骨感。据《生命时报》报道,有的餐馆一旦通过评级对卫生状况就放任自流,有的餐馆因为评级级别低,害怕“有碍观瞻”就不悬挂等级公示牌,而那些藏匿于深巷之中的黑餐馆,干脆就变成了制度难以覆盖的盲区。

  种种乱象丛生,很大程度上让保卫百姓餐桌的分级制度变成了一纸空文,深究其因,还是由于常态化监管的空缺。卫生监督部门在分级之后的日常检查不到位,抽查和更新评价的频率较低,造成了分级制度对大量餐馆的约束力不足,于是不少餐馆放松了对评级的重视。

  一般而言,任何制度安排,都必须辅之以强有力的日常监管。逐利的冲动容易让商家产生自律的惰性,持续性的他律压力才会让其始终保持在正确的轨道上,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缺乏监督,有制度等于没制度。因此强化监督、落实监督成为制度落实的不二法门。

  新的餐馆分级制度将评价的等级变为了“笑脸”和“哭脸”。卫生部门对卫生良好、贴“笑脸”的餐饮单位,每半年复查一次。对贴“无表情脸”和贴“哭脸”的餐饮单位,每两个月复查一次。希望日常监管能够最终落到实处,让百姓望“笑脸”而心安,让商家见“哭脸”而自省。商旸

  餐馆分级“形同虚设”

  餐馆分级制度早在多年前就已在全国各地开始实行。近日,《生命时报》记者走访了30多家各级餐馆,发现制度实行多年后问题依然存在,公示餐馆分级“形同虚设”。

  部分餐馆存在的问题有:餐馆一旦通过了卫生监管部门的评级,“一劳永逸”,卫生状况就很难再达标;餐馆担心等级低影响“视觉效果”,不公示安全等级牌;不少餐厅对评级不重视,通过分级提高餐厅质量的目的并没有完全实现;在城乡结合等地区,有很多私搭乱建或者藏在居民住宅区里的“黑餐厅”无法管理。


责任编辑:gongxiuxiang【收藏】
上一篇:失业待遇与物价联动 去年失业保险金人均614元
下一篇:三招识别假冒食盐:看标志 看包装 看编号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