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解决行路难。全县公路总程达2164公里,基中,2006年以来新增通乡油路118公里,新增通村公路1328公里,通村公路项目改建四级公路已完成15.43公里。基本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的目标。二是解决饮水难。农村人饮工程已动工全面启动,2007年完成2.1万亩烟水配套工程,解决13.9万人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三是解决生活困难。2011年,落实农低保对象32089户77562人,共发放农低保金2852万元;落实五保供养对象11814户2074人,共发放五保供养金90.9万元。发放城低保金1854户3392人298万元。共救助困难群众8.494万人次,救助资金达1026.3万元。四是解决就医难。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加强,“十一五”期间完成了县医院整体搬迁,12个乡镇院和109个村级卫生室相继投入使用,城乡医疗保险全面覆盖,全县农民参合31.82万人,参合率达97.65%;城镇居民医疗参保1.7825万人,参合率达98%。五是解决就业难。新增就业1382人,帮助困难人员实现就业86人,公益性岗位安置33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低于4.3%控制目标。六是解决上学难。“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100%,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6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由“十五”期末的46.87%提高到76.78%。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全面落实,全县9720名贫困家庭学生享受宿舍补助。累计改造中小学危房65590平方米。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