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天柱举办民歌节纪念解放军架浮桥渡江62周年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1-10-12 08:43:47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天柱举办民歌节纪念解放军架浮桥渡江62周年

天柱举办民歌节纪念解放军架浮桥渡江62周年



    10月9日是农历的九月十三,天柱、锦屏及湖南靖州湘黔四十八寨的万余名苗侗群众,身着节日盛装,敲着腰鼓,踏歌踩浪,欢聚在清水江坌处大桥,隆重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坌处架浮桥成功渡过清水江62周年。

    1949年11月3日(农历九月十三),中国人民解放军挺进大西南,大军经湘入黔,沿小路步行经坌处镇抱塘、七里冲,抵达坌处营盘渡口,在当地吴恒清等25位青年及群众的帮助下,以“当当岩”作为托,军民共同奋战,利用木排很快架设浮桥,行军三天三夜,2万余名解放军及100多头马匹胜利渡过了清水江。

    今年88岁的坌处村民吴恒清是当年亲自参加解放军坌处架浮桥渡江的25人之一。他介绍说,当年那天早晨,他在河边划船,突然看见对河营盘渡口,有一排长长的队伍穿着黄制衣服兵在往前行军,几个领队的上岸说:“老乡们,我们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部队,是来解放你们的,你们不要听国民党反动宣传,我们今天从这里经过,一直要打到贵阳、重庆、成都,解放全中国,我们要从坌处渡江,希望老乡们多多帮助……。”

    当地王正雄组织24个年青人帮助解放军架浮桥。大家把停在河里的木排,弄到“当当岩”,又去拿大竹缆作浮桥主绳,栓在对河的大树上,划渡船把大竹缆引过来,吊寄在“当当岩”上,并把小木排系在大缆上,便连成了一块木排桥,这时群众们也纷纷扛门板,拿木板,不到半个小时,浮桥终于架成。

    他还说,先是步兵过,然后接着是少数的病员,再是驼着大炮和军用物资的马队,一直不停地过了三天三夜。这次渡江,解放军后勤总部召集参加架浮桥的24个青年和帮助架浮桥的50多名群众,开了座谈会,煮稀饭给大家吃。每人还送3斤马肉,5包香烟,首长并亲自向大家道谢。

    为缅怀解放军渡江解放贵州的壮举,弘扬民族文化,天柱县坌处镇集镇村、居两家联合举办本次纪念活动。民众捐资5万余元,立“中国人民解放军坌处架浮桥渡江纪念碑”,还将原每年九月初九坌处大桥头歌场,改迁到坌处新大桥,时间也改为当年解放军坌处架浮桥渡江纪念日。

    当天,在坌处大桥歌场共参加“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坌处架浮桥渡江62周年暨歌场改期活动”开幕式,有30支腰鼓队、文艺队以及民间歌手和民歌爱好者先后参加腰鼓表演、文艺演出,特别是堪称当地歌节参与人数、规模最大的一次,400多对男女民间歌手,每个歌堂为8人以上,200多歌堂围成圆圈,用不同民歌调子进行自对歌,其中有赞让歌、参堂歌、玩山歌、侃古歌以及唱《南泥湾》、《东方红》等红歌,一直唱到太阳落坡,歌声响彻苗侗山寨,再现了当年接送解放军的热烈场面。(杨仁海 龙胜洲)

 

责任编辑:vjlin【收藏】
上一篇:天柱县2011年民生工程呈六大亮点
下一篇:天柱县前三季度两项税收稳步增长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