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这个罗奶奶,南京农业大学挂职麻江县委常委、副县长的施雪钢满是感触。罗奶奶终于下山了,这也了却了藏在心中的5年之约,弥补了心中多年的遗憾。
施雪钢第一次见到罗明群老奶奶是在2016年4月。彼时的他,第一次来麻江县挂职,在贤昌镇高枧村任驻村第一书记。
施雪钢(左一)与罗明群奶奶(左二)
时任贤昌镇党委书记的文霞带着他,说是去看望全镇最困难的一户家庭,随车还带了大米、油、面条等慰问品。去的正是罗奶奶家,走进家门,施雪钢惊呆了,这是怎样的一个家呀?
堂屋一隅的烤炉边,头发花白的罗奶奶正佝偻着身子煮吃的。两个儿子和小儿媳围坐在旁边,看到生人进来,只知道冲着大家笑。通过了解才知道,罗奶奶的老伴在多年前去世,老人有两个儿子,小儿子娶了房媳妇,但两个儿子和小儿媳都是多重残疾,几乎没什么劳动力,家中也只有罗奶奶能够跟外人正常交流。
施雪钢(右五)组织院坝会商量罗奶奶下山事宜
尽管县里面按照危房改造政策帮助她们一家建起了亮堂堂的水泥房,但房子内除了照明用的电灯外,没有一件像样的电器,家具也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老式木质家具,杂乱地堆满房间。
据同行的村干介绍,罗奶奶一家四口都享受了低保兜底政策,本可以过得很好。可一生节俭惯了的罗奶奶,平时总舍得多花一分钱。
此情情景,也更加坚定了施雪钢用实际行动改变群众贫困面貌的决心。
当施雪钢一行即将离开时,罗奶奶热情地邀请他们一起吃午饭。当时的施雪钢心里五味杂陈,很想留下来一起吃饭,可是考虑到同行的人比较多,怕罗奶奶太热情,忙前忙后过意不去,便推辞说:“奶奶,等我们打赢了脱贫攻坚这场硬仗,我一定来看您,那个时候我们好好地一起吃庆功宴。奶奶下次我们再来看您,到时候再一起吃饭。”
谁也没想到,由于种种原因,这个约定却一等就是5年多。
2021年11月,施雪钢再一次来到他口中的第三故乡——贵州省黔东南州麻江县挂职,这是他第二次来麻江挂职,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他一直在负重前行。这5年多的时间里,他心里一直惦记着这个约定,希望这次挂职能够弥补这个遗憾。
2021年12月22日,施雪钢到麻江春晖养护楼(老年人养护中心)调研,顺路慰问住在里面的老人。看到老人们在里面过得很幸福,施雪钢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突然,随行的时任县民政局局长张克兰讲了一句:“可惜贤昌镇甲耳村有一位90多岁的老婆婆不愿意来,也不知道最近过得怎么样?”
“贤昌甲耳”“90多岁”……一连串的关键词汇聚到脑海,曾经熟悉的一幕幕萦绕在眼前,施雪钢惊讶地回了一句:“你说的不会是甲耳村翁通组的罗明群老奶奶吧?”
“正是,您也认识她?”
施雪钢便将5年前的约定给大家说了一下。因天色将晚,一行当即相约第二天一起看望罗奶奶,再做做她的思想工作。
2021年12月23日,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施雪钢一行来到了甲耳村。
刚下车,施雪钢就激动的跑在前面,他顺手一指说:“这条小路上去右拐就到了。”
这条路,他太熟悉了,每次来看望罗奶奶后,她都在路的那一头静静地看着他远去。
再一次相见,92岁的罗奶奶第一眼就认出了眼前的这个小伙子。罗奶奶身体状况比以前差了很多,还因为路滑摔了一跤导致手肿的厉害。大儿子也在2020年意外去世,让这个老人又添悲伤。
这更加促使他们动员她搬家去县城集中养护中心,可是好说歹说近三个小时,老人还是不愿意搬。
直到最后,施雪钢说:“奶奶,您还记得我第一次来您家,临走时我们之间的那个约定吗?您不是一直说要请我吃一顿饭吗?现在,全县人民都脱贫摘帽了,您搬到县城新家去,我们一起吃一顿庆功宴。”
罗奶奶沉默了良久,终于答应了。
可能是实在不愿意离开这个生活了近一辈子的家,一路上罗奶奶没有一丝笑容,倒是她的小儿子和儿媳妇,真的开心的像个孩子,两个人蹦蹦跳跳到卧室换了新衣服才出门。
罗明群奶奶(前排正中)在寨邻的搀扶下终于下山了
为防止奶奶晕车,车子一路都开得小心翼翼。刚下车,养护中心的其他老人也来到门口欢迎着这一家三口。
参观完新家,养护中心的食堂早已准备好了一桌丰盛的饭菜迎接罗奶奶一家。
看到罗奶奶因为手还没有完全恢复,吃饭不方便,护工王梅非常细心,慢慢的刮着面上的粥,吹了又吹,生怕给烫了,缓缓地送到奶奶嘴边,罗奶奶很是过意不去。
护工王梅爽朗地说,“奶奶,您不要见外,以后你就把我当女儿使唤就行了。”一句话,让罗奶奶顿时消散了心中的阴霾,咧嘴笑了,如冬日暖阳温暖人心。这一顿饭大家吃得特别温馨。
第一天她不仅多了女儿,还多了个90岁的盲人妹妹莫义云,这个妹妹一会给姐姐吃瓜子,一会还给姐姐唱山歌。
当天晚上,施雪钢担心罗奶奶不适应,联系护工得知她睡得很香后就放心了。
如今,罗奶奶经过这几个月的细心护理,精神状态也好了许多,身体也硬朗了起来。
每次有人来看望她,她都不停地说:“感谢党的好政策,没想到自己苦了一辈子也过上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周清志、杨胜松)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